第432页

“百年大计,长治久安。”刘辩转过头,微微一笑。“如果不能找到龙与凤的真正秘密,我就算能活百年,百年之后又能如何?荀彧,你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一个人的身上,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你是儒门的领袖,儒门不寄希望于天,而是着眼于人的力量,这是好的。你也应该多想想,如何发挥更多人的力量,共致天下太平,而不是指望哪个明君,或者哪位名臣。”

“人的力量?”荀彧心中一动,若有所思。他沉吟片刻:“陛下难道要将平定山东的事交给陈留王?”

“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又没有子嗣,不指望他,还能指望谁?”刘辩苦笑一声:“剖鲧吴刀的事,他处置得不够妥当,没有一国之君的担当,我很不满意。不过,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也不能太苛求他,想再给他一个机会。如果他能吸引教训,我也能放心一些。如果他还是这么软弱,我也只好另选储君。”

荀彧看着刘辩,既有些敬佩,又有些同情。刘辩实力强悍,可以横行天下,可是又能如何?他终究要死的,如果没有子嗣,他就算征服了整个天下,也没有人能继承,终究要交给别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愿意给儒门一个机会,给刘协一个机会。

“陛下,我愿意回中原去,在陈留王身边拾遗补阙。”

刘辩看着荀彧,沉默不语。

荀彧躬身一拜:“陛下,彧不敏,却可能是最了解陛下的人,希望能为陛下的百年大计尽绵薄之力。”

刘辩想了想,轻笑一声:“好。”

第416章 小过与大善

长安,昆明池畔。

一座简朴的宫殿中,刘协忽然打了个激零,坐了起来,冷汗涔涔,眼神惊恐。

当值的陈群应声走了进来,关切的问道:“殿下,怎么了?”

刘协怔了怔,缓缓的摇摇头。“没什么,做了一个噩梦。”

陈群眼神一闪,轻声笑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殿下这是太累了,要多注意休息才好。殿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睡眠不足,会有影响的。”

刘协转过头,打量着陈群。陈群面色从容,眼神淡定,不卑不亢的迎着刘协的目光。两人对视了片刻,刘协忽然笑了,指指榻边的坐席。“长文,你坐,我们说说话。”

陈群应了,在榻边坐下,拱着手,一副恭聆圣训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