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

“怎么了?”刘辩不解的看着荀彧。“我弹错了?”

“不,不。”荀彧连连摇头。“陛下真是神乎其技,令臣瞠目结舌,不可思议。”

刘辩眉心微蹙,沉下了脸。“荀彧,朕将你带在身边,可不是想听你说这些谀词。”

荀彧躬身施礼:“陛下,臣所言皆是实情,无一字阿谀。陛下的指法虽然未至化境,可是陛下的境界高明,能充分发挥出此曲的妙处。此中情景,陛下应该感悟最深。陛下,你有没有死而复生的感觉?”

刘辩想了想,点了点头。他的确有这种感觉。

“高山止息,止的是后天之息。流水生意,生的是先天之意。”荀彧感慨的说道:“当年伯牙创此曲,无人能识其中妙处,唯樵夫钟子期一听便知,感叹说:峨峨乎泰山,洋洋兮江湖。伯牙引以为知音。陛下,你看到了什么?”

“我……”刘辩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看到了星辰大海。”

第405章 事出意外

“什么?”荀彧一时没听明白。他本以为刘辩会和伯牙一样感悟到高山大河,没想到刘辩看到的却是星辰大海。大海可以理解,那是比江湖还要广阔的水,星辰和山有什么关系?

刘辩意味深长的看了荀彧一眼。他能理解荀彧此刻的心情,对于荀彧来说,泰山便是最高的山,东海便是最大的海,天上的星辰则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可以存而不论——那太遥远了,他的世界局限于可以触摸的大气层以内。可是对他来说,冲出地球的大气层,才是征途的真正开始。

儒家对天道敬而远之,天道也抛弃了儒家。荀彧虽然拥有《广陵散》数十年,却一直未能体验到这琴曲的真谛。他的思想已经被束缚在一个无形的框架中。

“没什么。我要怎么做,才能帮助董白破境?”刘辩忽然有些怏怏,觉得特别无力。“她会不会在琴声中窒息?”

“完全有可能。”荀彧收起了好奇心,严肃的说道:“要帮助她强行破境,就是要断绝她的后天之息,置之死地而后生,激发其先天之意。只有激发出先天之意,才能跨过那道坎,体验到先天之妙。这之间有一个过程,如果断了后天之息后不能及时激发出先天之意,她就有可能气绝而亡。”

刘辩皱起了眉头。“这么做太危险了。”

“如果是普通人这么做,的确太危险了。因《广陵散》而亡的并不少见,否则当初也不会以上阙《高山》作局。”荀彧坦然的说道,目光炯炯的看着刘辩,没有愧意,却有一丝遗憾。“可是陛下不同。陛下境界超出常人,真气之雄浑非常人可及,而董白却形同一片虚无,陛下如果将真气强行灌输到她的体内,疏通其经络,洗濯其百骸,去除其妄念,其先天之意即可自然而发。就算不成功,陛下及时退出,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辩想了想,不置可否。他还是觉得荀彧的做法不太靠谱,对他来说也许没什么危险,可是董白就很难说了。这等于把董白摁到水里,强行切断她的呼吸,迫使她启动潜藏的先天之气。万一不成功,那董白可就废了。人停止呼吸一段时间的确可以重新救活,可是大脑如果缺氧受伤,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董白本来就不算聪明,如果再受伤,岂不要是变成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