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眉头慢慢的挑了起来,多了几分警惕之色。“陛下是说,我们只是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不知东海之大。应该跳出这口井,放长眼量?”
“对。”
“那陛下是不是还想征伐四夷,开疆拓土?”
刘辩很诧异:“咦,你怎么扯到这儿来了?”
荀彧长叹一声:“陛下,你知道东方朔当初为什么要北海屠龙吗?”
“知道,你说过,他不希望霍去病征讨西域。”
“儒家本来是支持孝武皇帝征伐的,为什么后来却如此激烈的反对呢?”荀彧激动起来。“孝武皇帝以七十年的积储征伐三十年,就已经让天下十室九虚,动荡不安,险些重蹈暴秦后辙。如今天下不安,陛下如果还要效孝武皇帝旧迹,臣恐怕大汉不仅会有黄巾军,还会有青巾军,红巾军,再现当年赤眉、绿林席卷天下之事。陛下,万万不可啊……”
刘辩哭笑不得:“我什么时候说要现在就去了?”
正准备泼出性命苦谏的荀彧听了,一脸愕然:“那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去?”
“要想打架,先得锻炼好身体。要想征伐,当然要先巩固国本。”刘辩打量着荀彧:“你不会以为我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吧?”
“呃……”荀彧尴尬的说道:“陛下真的等得?”
“当然等的。学不了孝武皇帝,我学孝文、孝景行不行?再不行的话,我学高皇帝行不行?”
荀彧如释重负,羞愧不已。“如果陛下能够持重,效孝文、孝景之旧迹,那也是大汉之幸啊。”
刘辩讥讽的笑了一声:“是的,我的确是想学孝文、孝景,至少那时候没那么多腐儒。”
荀彧语塞,心头涌过一阵悲哀。看样子儒门独尊的可能是越来越小了。刘辩如果重登帝位,对大汉来说,好坏未可知,但是对儒门来主,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荀彧,你一直说由董仲舒一派代表儒门,是儒门运气不好。我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做贾谊,让你荀氏儒学成为儒门的正统,你有没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