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百思不得其解,让人叫来了华佗。
华佗看在舍利散发的佛光下伸屈的指骨,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半晌没有说话,以至于刘辩担心他一口气把自己憋死,连忙收了佛光。
“吁——”华佗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涨得通红的脸慢慢的恢复了正常。“陛下,你听说过儒门心法的四个境界吗?”
刘辩听蔡邕说过,也听蔡琰说过。“正大光明?”
“对,正者,正其礼仪容止;大者,壮其浩然之气;光者,浩然气外发,体自生光;明者,返光自照,是以洞悉其身,掌握阴阳,进乎大道。陛下,依臣之见,你可能已经踏入了明的境界。”
“我只修过一次凤仪心法,感受到了浩然之气,后来就再也没有练习过,怎么可能一步跃过光的境界,直接进入明的境界?”刘辩将信将疑:“元化,你会不会搞错了?”
华佗摇摇头:“陛下,臣也不知道是不是搞错了。因为臣连大境都没有跨进去,根本不知道光境、明境是如何的神奇。陛下,这件事,你也许只能问荀彧。”
第311章 千年世家
又是荀彧?!刘辩有些恼怒,他现在的敌人仿佛不是袁绍,而成了荀彧。袁绍这个儒门领袖不过是虚有其表,真正主持儒门事务的人却是荀彧。
“为什么要问荀彧,除了荀彧,就没人知道这些了吗?”
华佗想了想,茫然的摇摇头:“臣不知道除了荀彧之外,还有谁可能了解这其中的秘莘。”
刘辩没有再追问。华佗是荀彧派来的,他虽然也读过儒经,却不是一个真正的儒生。要成为真正的儒生,不仅要熟读儒经,还需要有师门传承,知道一些普通人无法知晓的经义,并不是会读儒经就是儒。像关羽也能读《春秋》,而且朗朗上口,可是他对一些微言大义不甚了然,所以也没人把他当成儒生。
华佗也是如此,他只是一个读过书的医匠,不可能接触到儒门内部的修行法门。
华佗兴致勃勃的说道:“不管陛下是不是已经到了正大光明的明境,臣以为陛下肯定可以洞悉自身,如果愿意学医,可以事半功倍,一日千里。”
刘辩眨了眨眼睛,觉得华佗言之有理。如果他能借助佛骨舍利照见自身,知道每一块骨头,每一根神经所在的位置,甚至能看到每一条经络,每一个穴位,再对症施治,那还能不手到病除?
不过他现在最上心的不是医术的问题,他更关心正大光明四境。佛法和凤仪心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他要尽快的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