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王允已经坐了起来,两眼目光炯炯。“刘焉的人来了没有?”
“来了,可是……”王盖欲言又止,黑暗中,他的声音透着说不出的沮丧。王允立刻皱起了眉头:“究竟怎么了,说话吞吞吐吐的,没一点丈夫气概。是不是刘焉派来的兵力太少?”
“兵力的确不多。”王盖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听刘范说,他派了三千步卒来,儿子觉得,刘焉大概是对我们没什么信心,想坐观成败。”
“坐观成败?”王允冷笑一声:“他不臣之意已明,就算不出兵,也逃不出逆臣之名。依我看,他可能是被郭泰前些天的行动吓住了,以为朝廷有了防备,不敢深入。志大才疏之辈,莫不如此。”
王盖沉默不语。十多天前,原本镇守扶风的郭泰突然回到长安,移驻子午谷,又派了一部分人去郿县的斜谷口,加强了戒备。不过,他调动的人马有限,总数不过两千多人,而且两天前,他们又都离开了,重新回了扶风。刘焉也许听到了之前的风声,派人制止了前来助阵的部下。
刘焉人在成都,和部下有千里之遥,要想遥控指挥,这里面至少有五天的时间差。这种秘密任务根本不合适遥控指挥,要么亲临一线,要么安排一个信得过的将领,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刘焉遥控指挥,实在是愚蠢到了极点。王允看不起刘焉,王盖也不怎么赞同刘焉的这个做法。
问题是刘焉只是他们的盟友,不是他们的下属,就算不同意,他们父子也拿刘焉没办法。相反,他们还要迁就着刘焉,没有刘焉这三千人马的帮助,他们很难全面控制长安。
“韩遂、马腾真是没用,快一个月了,还没能攻进长安。”王允轻叹一声:“这些凉州人果然都是靠不住的。要想靠他们来完成儒门的大业,实在是痴心妄想。如果我手里他们的一半人马,牛辅、郭泰的首级早就提在我的手里了。”
“父亲说得是,儒门人才济济,唯独在兵权上力量薄弱。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当初窦武、陈蕃也不会功败垂成。如果他们像父亲这般文武双全,儒门的大业早就成功了,可至于拖延至今日。”
王允笑了一声,自信满满。“这一天很快就会来的。一旦控制了长安,控制了牛辅的部属,手握并凉精锐,就算山东战事不利,我们也可以稳住半壁江山,儒门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王盖赞了一声:“还是父亲深谋远虑。他们都将目光放在山东,唯独父亲看中了关中。”
“山东人……”王允微微一笑,不屑之色溢于言表:“清谈客众,能臣了了。袁本初四世三公,也不过如此。我听说,荀家的那个王佐之才,到现在也没有奉袁绍为主。陈家宁可依附陶谦,也不肯向袁绍低头。钟繇决意在朝中观望,韩家则投靠了袁术。颍川四家,居然没有一家看好他的,要想成大事,岂不是痴人说梦。”
……
褒斜谷,刘范摸黑行走在栈道之上,脚下的木板被踩得吱吱作响,伴随着夜风,敲在刘范的心头。
刘范抬起头,看了看远处黑黝黝的山影,心头莫名的涌过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