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一下阵法,这没有问题。”荀攸说得很快,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慎重思考:“可是,如果要行之战阵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要献祭。”
“献祭?”刘辩一怔,打量着荀攸,荀攸迎着他的目光,默默的点了点头。
刘辩知道献祭是什么意思。湳水之战时,金国为了召唤风鹰,一口气杀了七个年轻力壮的奴隶。这叫血牲,即指有鲜血的生命,最低级是的羊犬之后,然后是牛马,然后是人,即人牲。人里面也分三六九等,通常是根据地位来的,不过,刘辩觉得根据修为来可能更准备。
最高级的人牲,当然就是他这个具有真龙血脉的皇帝。
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这样的经历,夏商周都有人牲的习俗,只是到了周代之后,人文思想兴起,就很少用人牲了,就连陪葬都改用陶俑。即使如此,还是遭到了孔子的极力反对,所以孔子诅咒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连象征物都不肯留。
荀攸虽然依附了刘辩,但他依然是儒门中人,对使用人牲的做法,他很难接受。可是他也清楚,刘辩让他学习阵法,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用上,如果因为人牲的问题而无法付诸实践,他就无法继续研究阵法,到时候也很难派上用场。
是不是继续研究,他需要知道刘辩的想法。如果刘辩坚持使用人牲,那他只好放弃,老老实实的做一个谋划之士,不再涉及阵法。
“以人为牲,未免太过残忍。”刘辩沉吟良久,淡淡说道:“你再试试,有没有别的办法。”
荀攸如释重负,躬身领命。
卫观快步走了过来:“陛下,匈奴单于于扶罗求见。”
第187章 利剑在手
“让他等着。”刘辩漫不经心的说道:“公达,我请你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如何安置匈奴人的问题。”
荀攸拱了拱手:“陛下有何旨意?”
“我想解除匈奴人的武装,让他们安心的牧马放羊。”刘辩道:“作战任务主要由我汉人承担。”
荀攸惊愕的看着刘辩:“陛下,汉人怎么可能在马背上胜过匈奴人?如果解除匈奴人的武装,全靠我汉人作战,战力必须大打折扣,陛下还怎么完成征服草原的霸业?”
“我宁可放弃这个霸业,也不能让匈奴人借着这个机会再次崛起。”刘辩静静的看着荀攸:“匈奴人是人,我汉人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一样能做到,为什么还要把利剑交在他们的手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用匈奴人作战,看起来省心省力,可这只是眼前的小利,伤害的却是万年基业。一个没有强壮体魄的人,不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依赖外族人作战的民族,也不是一个有前途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