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孙策脱去了孝服,换上了甲胄,站在铜镜前,一声不吭。

铜镜里是一张英俊而瘦削的脸,三个月的丧礼让他疲惫不堪,但是眼中的精光却更加明亮,灼灼逼人。

“父亲,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孙策握紧了拳头,眼中的怒火熊熊燃烧。“我一定会让孙家出人头地,不再受人轻视。任何轻视孙家的人,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门口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与孙策年纪相仿,一样英俊的周瑜走了进来,正好听到孙策的那句话,不由得皱了皱眉:“伯符,为大事者,当放眼天下,不可切切以私仇为念。”

孙策转过身,看着周瑜,笑容从嘴角绽放,却冷酷异常:“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为人子者,岂能须臾有忘?公瑾,其他的,我都听你的,这件事,你以后休要再提。”

周瑜无奈,只得点了点头:“外面有个道士,自称与令尊有过一面之缘,说有良言相告。”

“道士?”孙策目光一闪:“他说他叫什么了吗?”

“于吉。”

孙策深吸一口气:“好,我去见他。公瑾,你与我一起。”

……

于吉走了进来,看着堂上端坐在孙策,再看看侍立在一旁的周瑜,忽然叹了一口气:“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令尊的白虎命。”于吉缓缓走到堂上,也不等孙策礼让,便在孙策对面坐下。“你虽然悟了,命格却不够贵重,勇猛有余,宽厚不足,最好能找一个大儒辅佐,纵使不能克竟功业,至少也能打开局面。”

孙策脸色阴了下来:“你看不起我的猘虎命?”

于吉平静的看着孙策:“世外之人,直言无忌,将军不喜欢听么?”

孙策大怒,长身而起,正准备厉声喝斥,周瑜按住了他,冲着于吉拱拱手:“于道长,伯符有丧父之痛,言语不周,还请道长海涵。闻说道长曾经孙将军谋划,不知道能否为伯符施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