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玄皱起了眉头,回头看了一眼诸葛亮。诸葛亮脸色平静,无动于衷。
“那使君欲待如何?是出兵平叛,还是响应山东?”
刘表眨了眨眼睛:“我是大汉宗室,受天子之命镇守荆州,当然不会响应山东。不过,出兵平叛么,目前未见天子诏书,不宜妄动。于今之计,自然是尽一个臣子的责任,供应粮赋,保一方平安。”
诸葛玄懂了。刘表这是两不得罪,割据荆州,坐观时变啊。他将粮赋送到洛阳,既解决了天子北伐的补给问题,又给儒门争取了时间,却偏偏做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看来是有高人给他出过主意了,或者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而是整个荆州的态度。
不过这样也好,荆州安定,正好适合诸葛亮闭关读书。
……
洛阳,卞氏迈着小碎步,脚步轻快的走进了密室。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刘辨没有动。以他的耳力,卞氏在数十步以外,他就听出是她来了。
得知卞氏能辨玉,又是卞和的后人,与和氏璧有着天然的联系,刘辩把寻找传国玉玺的任务交给了她,让她以打扫的名义在宫内暗访。他一直觉得传国玉玺还在宫里,万年公主遍寻不着,未免有些奇怪。就算他的到来改变了历史,传国玉玺失踪却是在他来之前,不应该受影响。受影响的倒是孙坚,孙坚死在龙渊,根本没机会踏入洛阳一步,当然更没机会将传国玉玺带出洛阳。
既然还在宫里,又找不到,那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有人藏起来了。
谁藏的,刘辩不敢断定。宫里儒门的人太多了,谁知道是哪个做了手脚。事实上,传国玉玺是不是还在宫里,他都不敢肯定。
听到卞氏的脚步声,刘辩的心里升起了希望。今天卞氏的脚步声很轻快,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悦,看来是有喜讯。可是他却没有意料中的兴奋。一来是因为传国玉玺是凤系血脉的圣物,对他用处不大,二来是因为他大致猜出了那个人。他虽然不出密室一步,但是从卞氏这几日的排查进展来看,大致知道她在什么地方发现的。一想到藏玉玺的那个人,他就有些伤感。
卞氏走了进来,向刘辨行礼,神情平静,甚至有些淡漠。但是刘辩看了她一眼,从她略显细长的眼睛看到了深藏不露的喜悦。
“看你这样子,应该有好消息告诉朕吧。”
卞氏默默的点了点头:“臣妾侥幸,不辱使命,找到了传国玉玺可能在的位置。”
“是么?”刘辩淡淡的说道,轻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