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不动声色:“太尉,奉诏有三利,抗诏则有三害。”
“哪三利,哪三害?”
“奉诏出征,可以继续掌握兵权,得天子信任,堵悠悠众口。若力战有功,太尉可以将功折罪,万一战死,太尉亦是为国捐躯,有身后哀荣,董氏圣眷不减。抗诏出征,则为逆臣,兵权不保,士众不附。陛下挥师入关中,太尉为罪人,身首异处,董氏三族皆受牵连,步皇甫后尘。”
董旻、牛辅相顾失色。
李儒说的重点不在董卓,董卓年过花甲,又犯下如此众罪,不杀他,天子无法向皇甫氏交待。可是,战死沙场,他是为国尽忠,天子可以放过其他人。抗诏,他就是逆臣,到时候不仅他要死,与他有关连的人都要死,董旻、牛辅也在其中。
是让董卓一个人去战死沙场,还是让董氏满门陪着他一直死?
这个选择并不难。
即使是以董卓本人而言,这也是一个没有什么疑问的选择:从天子出征,如果立了功,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抗诏则必死无疑。不错,你的根基是在凉州,可是你在凉州的号召力比皇甫氏还要大吗?你的武力,比拥有巨龙的天子还要强吗?以离心离德的羌人对付拥有巨龙的天子,你有什么胜算?
董卓的眼角抽了两下,长叹一声。
第170章 君子协定
荀彧看着推门而入的荀攸,愣了半晌,才展颜而笑。
“公达,你怎么来了。”
荀攸也笑了。“叔叔一定以为我再也不会来了。”
荀彧皱了皱眉,又浅笑道:“是的,你这么久没有消息传回,我不知道你现在的境况如何。”
“我是奉天子诏书而来。”荀攸不再和荀彧猜哑谜,他知道自己不是荀彧的对手,不论在哪个方面。
“哦?”荀彧很诧异,他伸手相邀:“坐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