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

刘辩召集近臣商议,一开口,就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杨修反对最激烈。

山东未平,正应该趁着嵩高山大捷的机会一举击败袁绍,先除元首,然后再各个击破。现在不攻击山东,反而去北伐,等于白白给袁绍一个统一的机会。等山东统一到袁绍手下,朝廷还有什么实力和他对抗,难道陛下一个人大杀四方?

没错,陛下是真龙,可是龙行要水,你跑到苦寒少水的沙漠去和胡人厮杀,而不是去多少的山东征战,岂不是舍已之长,用已之短?谁给陛下出的这主意,该杀!

荀攸附和了杨修的意见,他也认为此刻出兵山东最合理。就算不能一举荡平山东,至少也能重创袁绍。一旦袁绍实力受损,他就再也无法号令儒门,号令山东。就算短时间内不能击败所有的人,也可以避免袁绍坐大。

刘辩很高兴,杨修、荀攸这么说,说明他们是真心为朝廷考虑,而不是虚以委蛇。不过,他也有他的考虑。对于他来说,如果不能解决寒意侵体的麻烦,他不仅会有绝嗣的危险,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绝嗣,还有刘协可以继位,丧命,那麻烦就大了,就算刘协继位,他也保不住大汉江山。

要想克制拥有凤卵的袁绍,他就必须跨过这个坎。跨过去了,万事大吉,跨不过去,大汉倾覆是必然的事,就如历史上那样。

“夺不回龙形导引图谱,解不了寒毒,朕时日无多。”刘辩伸出手,看看杨修,又看看荀攸,“你们谁愿试试?”

杨修疑惑的伸出手,碰了一下刘辩的手,瞬间全明白了。他立刻问道:“陛下北伐鲜卑,洛阳怎么办?”

“有皇甫太傅坐镇洛阳,袁绍打不进来。”刘辩笑道:“你们刚才也不说了吗,他首先要统一山东。”

杨修长叹一声:“看来只好如此了。”

荀攸目光闪动,躬身道:“陛下,臣愿随陛下北伐。”

“当然,行军作战,怎么能少了你这个军谋。”

……

刘辩走进了皇甫嵩的宅第,闭门谢客的皇甫嵩赶到前庭相迎。一见面,皇甫嵩就拜倒在地,泪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