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父皇不在,你我的母亲又都过世了,我和姊姊不为你操心,还有谁为你操心。”刘辩揉了揉眉心:“我最近性子有些冷,不是针对你,你不要怕。你来看我,我还是很高兴的。以后有时间,多来陪陪我,不能有了伏寿就忘了皇兄,知道么?”

刘协尴尬的笑了一声:“臣弟领诏。”

刘辩重新躺了一下,有些疲倦的说道:“那你今天来,有什么事?”

刘协犹豫了片刻,看看万年公主,又舔了舔嘴唇:“皇兄,臣弟听说长安出事了。皇兄身体不快,臣弟不揣妄陋,想毛遂自荐,去长安看一看,为皇兄分忧。”

刘辩一声不吭,清冷的目光透过门帘,看向密室外的天空。密室里没有风,还生着几个火炉,却依然凉气逼人。刘协连大气都不敢出,静静的等待着。

不知过了多久,刘辩点了点头:“父皇英年早逝,我们兄弟又单孤,你早点出来做事也是好的。不过,董卓那点事翻不了天,张辽自能解决妥当。”他顿了顿,又道:“倒是山东有点麻烦。我想让你代我去一趟山东,向山东的百姓宣示朝廷的善意,督促他们重归朝廷,你可愿意?”

刘协躬身领命。

刘辩转向万年公主:“你可曾找到相关的记载?”

万年公主眼神一黯,摇了摇头:“没有找到,哪怕是一语半字也没有。儒门几百年的谋划,做得可真是彻底,连一点线索也没有留下。蔡先生父女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出东观,几乎翻遍了宫里的藏书,也没有找到任何提示。”

刘辩苦笑一声:“看来只有听天由命了。”

危机重重,特别是刘辩身上内部的寒意后患无穷,刘辩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哪怕是听都没听说过。太医署的太医们也闻所未闻,拿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刘辩只好让万年公主和蔡邕父女翻捡古籍,希望从宫里收藏的古籍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现在看来,这个希望也彻底落空了。

想想也是,儒门经营几百年,有足够的时间将相关的线索清理掉,哪会给你留下机会。

见刘辩沮丧,万年公主劝道:“陛下不要担忧,冬主肃杀,冷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只等阳气初生,陛下自然会冬去春来,生机勃发。”

“我没事。除了性子冷一点之外,倒没有觉得什么不舒服的。”刘辨强笑道:“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等到了夏天,你们热得不行的时候,我这里可就是天下最舒服的地方了。”

万年公主破颜而笑,泪水却夺眶而出。她连忙转过身后,用锦帕抹去泪水,不让刘辩看到。

“皇兄,吉人自有天相。”刘协安慰道:“皇兄孵化龙卵,寒意侵体,臣弟觉得,也许……可以用火来解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