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可是,刘辩又不能不行动。

不过几天时间,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袁绍亲率五万大军赶往河内,虽然人还没有到,但是其威势已经让张燕不敢轻举妄动。裴潜送来消息说,留守邺城的颜良有出兵的迹象,可能会进逼黑山军的老巢,形势对张燕非常不利,张燕有动摇的倾向。

刘辩很清楚,一旦张燕被袁绍的阵势吓住,十万黑山军投入袁绍的阵营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到时候不仅裴潜性命难保,整个洛阳也将危在旦夕。

于今之计,只能全力以赴,抢在袁绍迫降张燕之前击退曹操等人,逼袁绍回到对峙的状态去。

然而,该怎么做,他们却没有任何头绪。他们连有没有阵都不清楚,更不知道是什么阵,又如何去破。面对一个谜一样的对手,不仅刘辩,就连贾诩这样的智者都有些束手无策,无从下口。

“公达,你是颍川人,又对地理熟悉,说说看,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什么?”

“是水。”一直保持沉默的荀攸似乎早有准备,不紧不慢的开了口。“戏志才应该已经知道我在陛下身边,在地理形势上,他没有优势可言。可是,有一个问题是我无法解决的,那就是水。”

“嵩高山不缺水,但是眼下还是初春,山中水少,能供万人大军饮用的水源有限。”荀攸指着地图:“小鹅岭虽然有水供吕布的千余人饮用,但是不足以供应陛下的大军,而且……”他顿了顿,又道:“源头控制在戏志才手中。只要戏志才下令截断水流,吕布立刻会断水,他必须寻找新的水源才能支持下去。”

刘辩明白了,相比于山地不利骑兵作战来说,水源更加重要。戏志才控制了水源,就掌握了主动权,他可以一步步的把吕布诱到不利之地,然后再把他诱进去。

一旦被困在了山中缺水之地,胜负就定了。没有了水,他的大军很快就会崩溃。要争夺水源,他不仅要放弃骑兵的优势,还要和占据了有利地形的曹操等人死嗑,伤亡必然惨重。

就算没有阵,这个不利因素也足够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刘辩看着荀攸:“公达有何妙计?”

荀攸沉吟半晌:“臣建议退守洛阳。”

刘辩摇了摇头:“退守洛阳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更何况吕布等人还在山里,朕不能见死不救。与其到时候被困在洛阳,不如主动出击,与曹操、孙坚等人一搏,打破他们这个包围。”

“那……就只有迂回出击,掩其后路。有两条道可用,一是取道纶氏,沿颍水而下,一是取道梁县,沿汝水而下,绕道郾县、颍阴,再沿颍水北上。”荀攸有点迟疑:“不过,戏志才也是颍川人,他对这些地形非常熟悉,很可能在此设下伏兵,等陛下入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