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妇女多是婚姻不幸者,婆家驱逐,娘家不收,不是在村里帮佣就是在庙宇借居,日子十分艰难。
这回上京主要冲着太后救苦救难的名声而来。
还有一点,他们不想在本地抛头露面,被人指指点点,被亲族嫌弃,这才上京求生。
对于将来他们都有打算,听说宫里的太监嬷嬷,若是没有亲人,宫廷中也会安排,有专门的地方养老安葬,他们不求荣华富贵,只求或者不饿死,死了不被野狗吃了。
听着这番转述,元春心里很部落忍。
仔细的看了各人的特长,有人会收生,有人会裁减,有人会种菜种桑养蚕。
还有会妇科,包括替人收生。
会收生就是两位五十岁的嬷嬷。
这些人都是当地官府出具的户贴,当地惠民署核实无误才护送进京。
六岁至十二岁的学员,都交给黛玉惜春薛宝琴几个去操心。
薛宝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南苑抚养了孩子,自己也被治愈了,如今虽没有姑娘时候的跳脱,却恢复了清明。
而今的薛宝琴温柔娴静,犹如一块擦去灰尘的美玉,熠熠发光。
黛玉去南苑讲课,认识了薛宝琴,因为知己,认了她做妹妹,并劝说薛宝琴入了父女联合部,兼任女子太学的教习。
拒绝与人交流的薛宝琴竟然走出来了,元春也很高兴。
这般时候,薛宝琴见了元春十分高兴,直说元春是她再生父母。
元春看出来了,薛宝琴对黛玉是真正的亲密,对她却是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