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乾元帝的乾纲独断,内阁终于试探出了新帝坚毅的秉性。

一旦新帝决定的事情,最好不要跟他拧着来,否则都是徒劳。

顾首辅召集他一系的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兵部侍郎金标密谋,总结这一次倒贾的失败。

工部尚书道:“前次倒许倒徐成功,是因为徐皇后跋扈,许家徐家独霸超纲,威逼陛下,先帝才会支持我们,君臣一起发力成功。

这一次,说实话,发难的时机不成熟。

荣公刚刚为国立功,西北边关的百姓对他赞不绝口。

武官也因为文官坑害卫家群情激愤,我们仓促行事,这才落了下风。”

兵部侍郎却道:“大人此言差矣,这一次失败并非行事仓促,乃这一次征北,是陛下登基之后第一次用兵,大人或许忘记了,陛下当初做太子的时候,就几次提出要加强边界的防御。

登基之后就重用史鼎,全力支持他剿灭倭寇。

大家不要忘记了,臣子需要立功,帝王也需要立威。

震慑异族,就是陛下在立威。”

顾首辅颔首:“嗯,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这一次是我急躁了,实在是因为贾府崛起太快,这一次不打压下去,只怕翌日就是第二个徐家。”

右都御史道:“下官回去翻看了徐家许家,以及贾府的有关资料,徐家许家倒台前,督察院参奏他们的奏章有几百份。这两家违法乱纪的罪恶行径,也有数十桩。

然而,贾府呢?

微臣仔细查看了,除了贾赦逛青楼,捧戏子,聚众赌博,就没有什么别的罪过。

像是许家那种强抢民女,霸占民田的事情根本没有。”

顾首辅蹙眉:“荣宁二府立府百年,不可能没有任何违法乱纪的行径。”

右都御史道:“自然是有,但是,荣宁二府的当家人十分果决,凡是犯了事的族人,无不是亲自处置,不是跟对家达成协议,就是亲自把族人绑送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