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沿岸容易发水,会治水抗涝,旱涝保丰收吗?
甘肃如何解决干旱蝗灾的问题啊?
阅卷后,乾元帝觉得有大有收获。
举子提到改良植物品种的问题,种植抗旱高产的作物。
有的举子言之凿凿, 福建有人种植某种作物,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种作物有轻微的毒性。
据说木薯只要丢在野外, 就能自行生长, 对于土地要求不高。
唯一的缺点就是生长期很长,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储备粮食。
年景好,各种细粮丰收,它可以煮酒,也可以晒干,打成木薯粉,作为储备粮。
也有人说在福建有人种植甘薯,甘薯跟木薯的区别就是生长期短一些。
但是,目前来说还没有熟练的种植技术,产量如何正在试验。
朝廷可以组织试种甘薯。
因为有人说,这种植物是一种外来植物,在西洋十分高产,只是咱们不知道具体种植方法。
乾元帝看见这种文章,十分高兴。
大月朝一般不愿意给附属国赏赐粮食作物的种子,却暗搓搓想要引进藩国的高产植物。
一个朝代,只要百姓吃饱肚子,安居乐业,这个国家不强盛都很难。
有举子建议,灾荒年可以推广福建的占城稻与玉米。
占城稻产量低,但是它耐寒耐涝,生长期短,只需要两个月就可以收割,很适合灾后补种,应对青黄不接的过度时期。
只可惜口感不好,地主朝廷都不收这种米,只有穷苦百姓愿意吃,或者用作马料。
因为大半百姓没有土地,二地主又不收这种稻米。
故而,百姓也不敢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