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圣母皇太后仙逝,陛下心里不舒坦。

其实,陛下一直记挂着要起复表兄,原本没有眼前这档事,也预备在皇太后千秋节降下恩旨。”

石氏忙着跪下了,眼泪滴落:“皇后娘娘这般说,罪妇真是无地自容,当初,娘娘请旨,保全罪妇一家的体面,已经天恩浩荡,罪妇感激不尽,若是怨恨,真正不是个人了。“

石氏真心感激皇恩,这个时机真是巧妙,儿子也罢了,可以等。

她大闺女十七了,二闺女十三,都到了议亲的年纪。

大闺女被退亲,预备远嫁江南,结果只有商贾愿意结亲,举人都不乐意。

她娘家侧枝的嫂嫂离京前,来到万家,从前卑躬屈膝的人,竟然耀武扬威,恩赐一般说愿意接受她大女儿,只是陪嫁要厚重。

毕竟大女儿被退亲,闺誉受损,嫁不到好人家。

她差点气死了。

这才虔诚拜佛,替娘家赎罪,让菩萨降灾难于自身,不要牵连子女。

如今可算是好了。

小花精这几日可是忙得很,万家一波事情过去,已经到了二月初。

顺天府开始遣返城外灾民。

张氏母女(之前差点被卖掉的母女四个)因为腿伤,不能成行。加上族里没人依靠,回乡反而被人欺负。

正好南苑惠民署有医庐,她拿脉欠火候,却学会了简单的接骨正骨。

再者,她家有家传额医书,愿意贡献抄写本给原版医庐,并愿意教授那些孤女医术,只求皇后答应,让她成为惠民署的女官,让三个女儿得到庇护,安然长大。

她将近三十岁,又不是自幼入宫,作为女官有些牵强。

故而,这事儿需要小花精特批。

小花精心里很高兴,她正要鼓励父女出来做工,自给自足,独立自主,张氏就是个好榜样。

小花精写信给皇太后,说了自己的主意,皇太后若是可行,就让胡娟考察一下张氏的医术,果然有医术,哪怕只是正骨接骨,即可聘请为惠民署义学的医学教习,教导孩子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