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成了宁府主母,夫妻恩爱,总算跟王氏打成平手。

杨氏有个探花祖父,不等她出嫁就殁了。

杨氏嫁进宁府, 不过是把宁府三万银子的聘礼抬回来。

王氏却是带着十万嫁妆嫁进贾府。

哪怕杨氏成为宁府的主母。

她依然藐视杨氏。

所以,她怀疑。

但是, 一个不到三岁的小侄女,能够编出这席话?

小花精的话让杨氏疑惑,却让王氏的脸有些作烧。

王氏没跟小花精说过杨氏。

她眼下无所事事, 喜欢回忆当初在娘家的风光。

说起杨氏,忍不住提起她当如何巴王家。

小花精一描补,似乎王氏很念旧情。

这一场赏月宴,在小花精的帮助下, 王氏终于不用板着脸维持自尊了。

杨氏时不时跟她回忆几句旧日的趣事。

贾母与贾敏母女,也看在贾珠元春的面子,谈笑品酒之时, 也捎带她。

贾母原本想让王氏提前解禁, 帮办一些家务。

贾敏明年三月要出嫁, 金银器皿都齐备了,只有绸缎需要采办当年的时兴花色,尚未采办。

瓷器玉器这些,也要精心挑选。

原本张氏负责,谁知张老爷子仙逝。 张氏只怕几个月不能恢复元气。

今日王氏呵斥元春,又让她打消念头。

准备嫁妆是高兴的事情,王氏对贾敏有怨气,还是算了。

王氏再想不到,她今日一点嫉妒,竟错失提前解除禁足的机会。

却说张氏奔丧,因为贾琮才两岁,不方便携带,只得把他托付给婆婆。

贾母与贾敏却要便忙着备嫁,无暇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