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希律很快就认出了这女人手里的东西——是一件黑袍,王室礼官的黑袍。
而这个女人口中正在喃喃自语,正在感谢上天赐下的好心人。这件黑袍支撑着她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让她得以重新站起来,来到这里,为自己,重新讨回公道。
希律站在“正义之门”跟前,面色凝重,显然是感受到了肩上的胆子。
——如此沉重,却又如此紧要。
“这位女士,请您放心。我,希律,会努力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1
希律站在这座门之前,朗声发誓。
自从希律的“正义之门”接受了第一起案件,这里就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天都有人投诉到“正义之门”跟前。
刚开始还都是“求正义”“求翻盘”,要求希律对以往王室礼官的判决进行重新审视,让他们有机会能申诉解冤。
待到后来,巴比伦人不管以前是否曾向王室礼官投诉——他们甚至只要遇到纠纷,就会跑到“正义之门”跟前,要求希律帮助他们进行裁决。
在这段时间里,希律遇到的绝大多数案件,都能在汉谟拉比以前的判决之中找到类似的案件,为他提供判决的依据。
每次宣布判决的时候,“正义之门”跟前就会围满了人。人们听见希律口中说出某年某月某日,汉谟拉比王针对同样的案件作出了何等样的判决。
随后,希律就会命人前往王室的泥板仓库,按照他提供的索引,去把相应的泥板档案取来,当众阅读。
在一旁聆听的大众每每感叹:希律的记性,就从没有出过错——王果然选对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