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伊南按捺下了第一次相遇就“搭上”汉谟拉比顺风车的冲动,她打算先好好经营一下田庄与作坊。待她前往巴比伦的时候,不会再被人冠以“耶尔塔老爷与薛西斯夫人的唯一继承人”之名——她要成为世人口中的“来自乌鲁克的伊丝塔小姐”。
希律却好像就此相信了伊南的话,他在慷慨留下两千舍客勒的白银之后,带着士兵告辞而去,留给伊南一句真诚的临别赠言:
“伊丝塔小姐,希望您有这个运气在乌鲁克终老,巴比伦不适合您,别来。”
伊南心想:巴比伦适不适合我且两说,眼前两千舍客勒银却是货真价实的硬通货。
这件小小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作坊里工匠们的热情——有了这些钱,他们大可以买一些昂贵的材料,比如金子和昂贵的宝石,再以他们精湛的手艺和高尚的“审美”,打制让世人趋之若鹜的绝美工艺品。
伊南却直接否定了他们的计划。她列出了一张单子,要工匠们按照她的想法去采购原材料。
“砂子、海草……”
“这……”
工匠们原本担心伊丝塔小姐没有什么经营作坊的头脑和魄力,但是护身符的“大卖”让他们消除了这样的担忧。
可是现在这张采购单子,再度让工匠们大失所望:单子上全都是便宜到不能再便宜的原材料,而且跟首饰作坊没有半点关系。
伊丝塔小姐,这是想让他们改行吗?
作坊里资历最老的一个工匠当即撂挑子不干了。他把脖子上的铜环护身符取下来,递到小姐面前,说:“尊贵的小姐,您既然不认可我的手艺,那我再留在这座作坊也没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