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南心里暗赞:果然是个冷静的、清醒的王。

但现在的问题是,吉尔伽美什年纪太轻了,他最信任的老师们又已经退出了长老院。年轻的王还没有机会在长老院培植出忠于自己的势力。如果真的遇上长老们因为各自的私欲与吉尔伽美什意见相左,吉尔伽美什就不得不动用他的“神性”。

成为“神”,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痛苦的束缚。

这点不光伊南深有体会,吉尔伽美什显然也早有感触。

伊南想:有什么法子,既能让长老院的制度不被破坏,又能免于乌鲁克的决策被一群只顾自己利益的权贵所左右呢?

她想了又想,觉得只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到吉尔伽美什,但是她不确定这个乌鲁克年轻的王会不会愿意接受。

所以伊南小心地又抛出了一个建议:“那王有没有想过,在长老院之外,再搞一个像长老院这样的机构,对一些事关大众的决议,也采用长老院这种,投陶筹决议的方式,来帮助王做决定呢?”

吉尔伽美什这回真的吃惊了:“另一个长老院?”

他知道伊南会时不时出一些惊人之语,但是他没想到伊南在这么重要的事上也这么敢说。

“也不一定是另一个长老院,而是一个,倾听大众声音的地方。邀请前来的人比长老们多得多,所涉及的利益也比长老们更多更复杂。这样王就能看看,更多的人在一起,是不是能从另外的角度帮助王做决定。”

伊南的本意是说动吉尔伽美什听听那些权贵以外的声音——如果权贵的利益真的和大众利益存在冲突,两者意见相左,立即能在这“两院”的意见差异上表现出来。

伊南想出这个主意之后,忍不住搓搓手,心想:没准这次她可以顺带手,把吉尔伽美什的“形象”问题也一并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