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提醒你们一句,如果你们把贝币换给了神庙,将来再想换回来,就做不到了。”伊南已经拿定了主意,既然贝币的使用受制于人,那么就应当逐渐减少对这种“代币”的依赖。
她的目标是,让这种贝币在自然流通的过程中慢慢减少。
等到将来金属货币出现,现在的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真心觉得贝币方便的居民们,如果你们真觉得有需要,奉劝你们暂时先不要换,等到实在需要麦子的时候再换也不迟。”
“反正呀,这神庙的仓库一直都在这里。这一枚贝币兑换20席拉的小麦,也不会变。早换和晚换,都是一样的。”
听见伊南这么说,马上有人改了主意。
“是呀,以前咱们着急,是因为埃利都的人不承认这些贝壳了。但是现在女神承认了,贝壳的价值就和以前一样,咱们没有必要换啊!”
“是这个道理,像咱们这样做牛羊生意的,难不成以后还用堆成小山似的麦子来做生意吗?”
“对,这些贝币咱们先留在手里。反正女神也说了,啥时候来换都可以。”
仓库跟前的长龙,顿时变成了“短龙”,只有几个急需换些生活费用的,手里拿着一枚、两枚贝壳,只打算少量地换一些麦子。
这样看来,今天在神庙仓库上演的“贝壳大兑换”,可能只会花费一千席拉不到的麦子。
伊南对自己的成果非常满意——
贝壳之所以能够作为货币,是因为它在乌鲁克与埃利都两座城市之间,存在一种世人默认的互信。
一旦埃利都人失信,这种信任基础崩塌,贝币也就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