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透过额发的罅隙,窥见知里子的眼眸。
知里子直直望过来,她确实不太方便有对视的感觉。
“比如,坡君,你这是一本逻辑至上的古典本格派。然后,我用新本格派的叙述性诡计来解答,不合你的标准答案,但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怎么办?说起来,今早第一位应聘的绫辻,与他同名的推理作家,就非常擅长叙述性诡计。我向你推荐过他的作品吧,《吊桥咚咚坠落》、《出人意料的凶手》之类的。”
坡不禁冒出一丝冷汗。
他精心准备的推理游戏,使用的,正是刻意误导读者的叙述性诡计。
绫辻的作品中,有类似的手法,凶手其实是“我”。
知里子不疾不徐地继续说。
“奉太郎在高中时,他和安室桑现在去买菜了,就是刚刚接待你的自然卷。供惠,就是奉太郎的姐姐,把他介绍给高一年级的前辈。前辈委托奉太郎:他们班微电影的剧作受伤了,拍摄不得不暂停,由于剧本处于已全部构想好、只是未落笔的状态,请奉太郎观看已经拍好的部分,推理结局。坡君,这很像你的推理游戏吧?”
“剧作的声带和手同时受伤了?”乱步好奇。
“没有。”知里子否定。
“不是推理,是续写啊。”乱步颔首。
“厉害,乱步!”
知里子朝看穿的乱步粲然一笑,轻轻鼓掌。
乱步咧开大大的笑容,笑声响亮,如十只鸭子绕他嘎嘎叫。
嘎嘎声中,坡听见知里子软和的声音。
“总之,剧作的风格,是模仿亚瑟·柯南·道尔的古典本格派,严格遵循诺克斯公平性守则:手法不能是未知药物和需要复杂科学解释的机械;侦探本身不能是凶手——坡君,写推理小说的你,应该比我更熟悉诺克斯十诫,我就不一一重复了,目的是作者、读者持有的线索,必须是相等的。我简单描述一下已经拍好的内容吧:六个人,去一栋无主的破落房屋探险,各自散开,其中一个人被砍伤了。请问凶手是谁,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