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琴酒出过任务的我深谙组织的行事风格不要怂,就是干,能平a就不要迂回。

如果最终的目的只是杀人,组织根本不屑于搞得这么复杂。扑簌迷离的剧本游戏也好,被牵扯来的高中生侦探也好,他们一定是因为组织更深层次的目的才会登上这个舞台。

让赤井秀一和基尔抹除凶杀现场的证据,却让苏格兰将尸体抛弃在醒目的沙滩,前者看似是保护“凶手”,后者却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一桩谋杀案一样。

唯一的解释是抹除证据不是为了保护凶手,而是毁去替死鬼翻案的可能。

而苏格兰,就是组织推出来的替死鬼。

我对一个细节记忆犹新,在游戏结束后,众目睽睽之下,辉本太郎当着所有围观群众的面邀请苏格兰前去做客,所用理由是“补偿他拿到凶手角色后不良的游戏体验”。

这个理由初听还算说得通,但细想简直没道理。

他拿到凶手牌游戏体验不好,拿到奇怪的拜金渣女副本的我和又被打成渣男的赤井秀一的游戏体验就很好了吗?

当时天色已晚,困倦的神经席卷了在座的每个人,大家都想赶紧结束然后洗洗睡,也没人对此提出异议。

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在绝大多数目击证人的眼中最后一次见到辉本太郎时,他和苏格兰在一起。

大量的目击证人、无法还原的案发现场、被抹去的真凶的痕迹、被勒令亲手抛尸的苏格兰……不利的线索太多了,就差把“苏格兰是杀人凶手”这个“事实”钉死在棺材板里。

但证据越多,越能证明组织这次真的是在往死里整苏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