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有谁能拒绝主动牵手的神仙小哥哥呢?郭瑾并未挣脱,只静静随在荀彧身后。待离得近了,郭瑾方才看清面前的石碑。

高约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等等。

郭瑾偷偷伸手摸摸石碑的表面,光滑凉润,触之便觉神圣庄严。正若有所思间,却听身侧的青年莫名笑出声来。郭瑾疑惑去瞧,荀彧本就容仪穆穆,笑起来更是一派风雅自在。

认定对方是在嘲笑自己,郭瑾被他笑得窝火,将将直起身子,便欲回身拂袖离去。

由于各地前来膜拜游学的士子过多,郭瑾猛然转身,并未看清方向,迎头便撞上了前面壮士的沉重长戟。

郭瑾捂着额头冷嘶一声,霎时间疼得泪光闪烁。前方的壮年闻声回过身来,郭瑾怒目而瞪,正要同对方理论,却见面前的壮汉膀大腰圆、身姿伟岸,百八十斤的长戟在他手中,竟如银针般收放自如。见她怒气腾腾,壮汉并不怎么友好的眉目一皱。

郭瑾低头瞧了瞧自己,她这瘦削的小身板与此人相较,活像根揉扁搓圆的面条。想着好汉不吃眼前亏,郭瑾当机立断地开口:“适才在下有一题难解,幸得壮士长戟相助,如今竟是茅塞顿开。”

换言之,磕得好!

谁知闻此一言,壮汉身侧的玄衣少年亦跟着回身来瞧。见此情形,少年先是含笑作揖,替身边的壮汉开口致歉:“友人无心之失,还望兄台海涵。”

接收到壮汉的威胁警告,郭瑾坚定地摆摆手:“是在下失察在先。”

少年直起身来,郭瑾亦跟着抬头对视。对方与自己年纪相当,却生得宽肩蜂腰、王光剑气,一身玄色骑装更是清爽干练。

瞧着对方灿烂的眉眼,郭瑾脑中蓦地就蹦出这么一句话来——“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