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每年的这个时候,南大湾里各企业的大小老板们都会准备一些红包,分发给这些专门唱赞歌的孩子们。
这些红包里的数额不等,大多以两块的居多,但也有五块钱的。
头脑机灵手脚麻利的孩子一个晚上能收到十几个价值几十元的红包。
再加上这里的烟花此起彼伏,多姿多彩,小孩三十晚上都愿意到这里来,既看热闹又有钱拿。
万峰发的红包都是五块钱的,每年除夕晚上他都会预备上千个红包,为此他的衣服里都会缝两个特大的口袋,专门装这些红包。
因为来的次数多了,很多孩子都认识万峰,都跑到万峰面前喊万老板年年发财,大吉大利什么的。
万峰就让他们排好队,得到红包的孩子从另一个方向就跑到服装厂门前去喊栾老板发财。
栾凤也笑嘻嘻地给他们发红包。
住在厂子里的老外对放鞭炮有特殊的喜爱。
每年企业这个时候发紫放鞭炮都被他们承包了。
前几年只是马克西姆他们几个人放,打从居里特团队里的人来了以后,放鞭炮的队伍就扩大到了三十多人。
这些老外就为了你放多了我放少了地吵吵把火,也成了南湾集团门前的一景。
这些人在南湾集团和服装厂门口开阔的停车场上,兴奋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鸟语,燃放着一个一个烟花。
发紫完毕,万峰给老外的家人和孩子们也发红包。
红包里的钱并不多,十元二十元的。
他们本身就挣着超过本地员工上百倍的工资,发红包当然不会给太多,就是个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