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些落后的芯片性能够用即可,成本低市场上容易买到。

而华光一号只要控制住成本,有个适当的定价,在市场上还是有广阔的前景的。

这么一想万峰的念头通达了。

既然有市场为什么不干?有谁会和钱过不去!

但是要量产,就得考虑加工工厂的事情,以及一些其它的因素。

加工工厂你得有这个加工能力,就算华光一号芯片不是最先进的,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生产出来的。

另一项则是场外因素了。

比如明年开始的计算机市场开放。

九零年,华国大幅降低关税,取消计算机产品进出口批文,开放了国内电脑市场。

顷刻间,国外的286、386电脑如潮水般涌入,一同涌入还是电脑配件等,长城、浪潮、脸响等国内公司溃不成军。

而九一年由美国英特尔和ad,掀起的黑色降价风暴,更是让中国计算机产业雪上加霜。由于绝大多数整机企业,积压了高价买进的芯片,从而背上巨额亏损的包袱,一家家电脑整机厂商,前赴后继般悲壮地倒在了血雨腥风之中。

万峰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切,自己现在还拯救不了国内的这些电脑厂商,因为一旦投产,自己说不定都有被冲击的危险。

“能不能计算出华光一号芯片的最小成本,我需要具体的数值。”

“这个我和顾工秦工仔细演算过了,这是我们计算的最后结果。”

程功把一张纸推到万峰的面前。

万峰看着纸面上的数据,眉头渐渐舒展,继而微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