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你说把闫凌找来让他当咱们南湾厂的发言人怎么样?专门让他应付那些记者,咱们一年给他三万两万的报酬。”

“啥!给报酬?那你这报酬还是给我吧我来应付。”

你看这事儿扯的,怎么一车到钱上性质就变了呢?

“李达他们仿制生产线的进度如何?”

万峰很清楚他现在手里就是有一百万的年产量生产线,摩托车也照样供不应求。

从现在起一直到十年后的九七年,摩托车都属于是奢侈消费品,国内的普通家庭根本就消费不起。

但是摩托车它就是一辆不给你剩地卖出去了,也不知道都被什么人买去了。

“李达带着技术人员仿制的一条五万辆的产品线还差一些核心的地方,估计到年底才能完成。”

“这回陈道不再走了,有他在估计进度还能快一点。”

“陈师傅再不走了?这可是个好消息。”

“大舅,那些毛子在这里怎么样?”

“还行,毛子原本是很懒散的,但可能是被咱们的人感染了,现在也是蛮拼的。那些跟着他们学习的青年人现在除了能娴熟地使用那些机床外,还能做到一些比较复杂的保养和维修了。”

对这一条万峰很满意,这就是万峰请他们来的原因,你连机床都教不会要你们来干啥。

“哎对了,他们的工作期限到月底就到期了,我还犯愁怎么办呢?正好你回来了。”

“那他们有没继续留下来工作的意思?”

“大多数都有继续留下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