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则,贾赦天生就嘴甜,平日里吃一块儿糕点,也要往史氏嘴里塞,让史氏一块儿吃。
有这么贴心的一个小儿子,史氏自然是心满意足,把那和婆婆争圣的心也去了几分。
她一个女人,这辈子求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丈夫敬重,儿子贴心吗?
不过,贾政暂时是不可能知道的。
自他说了喜欢读书以后,孙氏就张罗着让人给他量身打造特制的书桌,还有小号的毛笔、砚台。就是被人名家注解过的书,孙氏也亲自到宫里去,找圣人求了一批。
且不说贾政对此是如何一边妒忌一边得意,那边贾代善也找到了一个老秀才,专门给贾政启蒙。
那老秀才年轻时家贫,考上了秀才之后,不忍心母亲和妻子再为他读书操劳,就决定不再往上考了,在家里开了个私塾。
迄今为止,老秀才已经教了有二十年的书,给无数童子开过蒙。只是如今年纪大了,教不了那么多学生了,这才解散了私塾。
贾代善派人调查过之后,觉得他挺合适的,就报给了贾源。
如今,贾源已经是半荣养的状态了,除了点卯,基本上不去衙门里。
因而,贾源就找了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亲自去这老秀才家里拜访。
那老秀才活了大半辈子了,早就老于世故,也没有年轻书生的那股清高了。听说荣国公来拜访,老秀才受宠若惊,急忙亲自迎了出来,并吩咐儿媳妇烧水泡茶。
两人一番攀谈,贾源对老秀才很满意,便表明了来意。
老秀才十分犹豫,迟疑了半晌,满脸为难地说:“国公爷,不是学生不识好歹,实在是学生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恐怕教导不了小公子。”
他有顾虑,贾源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