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苏州,因着刘家在苏州的缘故,辛馨不想去触霉头,就没有去。

绣娘有了,辛馨又借助姑婆的势力,很是招募了些孤女和无依无靠的寡妇做绣工、干杂活,她的玲珑绣坊终于有了个架子。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草台班子总算搭起来了。

一开始,因着辛馨自己的名声不佳,用的绣工也都是些孤女、寡妇之类的,愿意到她们绣坊买东西的人不多,几乎全靠宝钗和萧灵撑着。

但薛家和萧家再大,用的绣品也有限。而且他们这种大家族,自己养的就有针线上人,主子们穿的戴的,都不可能用外边的东西。

因此,一开始,玲珑绣坊的生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但辛馨却不服输,不但请绣娘培训绣工们的手艺,还认真钻研,在图样上下功夫。而且,光图样新颖还不够,她还研究出将图样绘在素娟上,用素娟铺底,绣出立体的花鸟虫草。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

玲珑绣坊做出的绣品不但独到,质量还好,辛馨就把一些绣帕送给了以往相熟的姐妹。

这些姑娘们虽然碍于长辈们的威严,不敢再与她相交,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绝情的。

再加上,通过宝钗的路子,让元春也用上了玲珑绣坊绣的荷包、绢扇等小玩意儿。元春是经常能和杨大人的太太一块儿喝茶的。这样精致的绣品,杨太太见了,难免要问一句。元春受了表妹所托,自然就不着痕迹地赞美了一番玲珑绣坊的手艺。

杨太太已经是知府夫人了,自然就不会再顾忌许多。她喜欢玲珑绣坊的绣品,自然就会让人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