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天下姓楼的这么多,也不一定就是这一家的。宝钗自然也不会仅凭一个姓氏就武断的判定这个结果。

她自然还有别的线索。

如果只一个姓氏是巧合的话,那大皇子曾经数次向圣上进献菊花名品做寿礼,被圣人赞为简朴雅致,又怎么说?

若是她不曾记错的话,曾有眼红妒忌的人私底下嘀咕过,说是这楼侧妃曾坏过两门亲事。

这怎么看,都是楼家的大姑娘嘛!

也就是说,她还没想出怎么把自家从四大家族的泥潭里捞出来,救命稻草就自动送上门儿来了?

宝钗有些晕晕乎乎的,一向稳重的她,甚至忍不住向莺儿确认了一遍:“我未来嫂子,是哪家的来着?”

莺儿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说:“城西楼家呀,就是世代培育菊花的那家,在咱们金陵城是顶顶有名的。姑娘这是怎么了,突然问起这个”

宝钗笑了笑,掩饰地说:“没什么,只是不知道嫂子好不好相处。”

“原来是这个。”自古以来,姑嫂关系的难处程度,仅次于婆媳。因此,莺儿也不疑有他,笑着提议,“姑娘不是要下帖子,请小姐妹们一聚吗?何妨多下一张帖子,与未来的大奶奶好好认识认识。”

因着楼家与薛家不在一个圈子,也不在一个层次,宝钗是没见过楼家的两位姑娘的,往常更没什么交集。若不然,宝钗也不会听见“楼”字,只觉得耳熟,没能第一时间想起来那位盛宠的楼侧妃了。

“好丫头,还是你机灵。”宝钗赞了一声,索性放下了绣棚,“这帖子,我得亲自写,以示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