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子得了消息,原本觉得十拿九稳的太子之位,又不踏实起来。

他开始上窜下跳地串联,想要把这储君的名分给砸实了。

等到这月十五的望日大朝,就有许多人跳出来,说什么“国无储君,社稷不稳”,请求圣人立太子。

圣人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只说押后再议。

从那天往后,请立太子的奏折雪片儿般的飞到圣人案头。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支持九皇子的,也有不少支持默默无闻的二皇子的。

毕竟太子一去,二皇子就相当于实际上的庶长子了。

在没有嫡子的时候,庶长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

二皇子也就是忠顺郡王吓的当时就称病了。

等太子的百日一过,他就大张旗鼓地捧了几个戏子,对后院的王妃、侧妃都冷淡了。

这招也是绝。

本朝虽没有明文禁止捧戏子,但对养男宠这种事情,总是好说不好听的。许多老学究气得吹胡子瞪眼,其中就有支持二皇子的几个老古板。

还有一部分人是支持六爷的,这些都是原本支持太子的人中的一部分。

他们这点儿人,别说和声势浩大的九皇子比了,就是比起成了新的正统的二皇子,也是寥寥而已。

六爷闭门不出,无论谁来拜访,他一律都是只收帖子,不见客。

有送礼的,也一律退回去,俨然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六爷则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凤姐儿的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