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道:“有王妃在上头坐着呢,哪里轮得到我伸手?”
“可若是王妃不肯尽力, 太太的苦, 不就白受了?”
凤姐儿叹了一声, 心里也是憋屈得紧。
陆嬷嬷赶紧给她顺气, 声音和缓地解释道:“太太毕竟只是虚惊一场, 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先前主子闹那一场, 还可以说是关心则乱、年轻没经过事儿。若是再不依不饶的, 就显得咄咄逼人了。”
安儿嘟囔道:“这……哪有受了委屈, 还得忍气吞声的道理?”
“哪里就忍气吞声了?”陆嬷嬷笑道,“这府里毕竟是王妃当家, 出了这种事, 打的是王妃的脸。王妃膝下只有一女, 没有儿子傍身, 自然就更看重这府中的权柄。主子又大张旗鼓的闹了一场, 便是为着自己的威望, 王妃也不会糊涂了事的。”
听了这话,凤姐儿的气才顺了些:“那咱们就安心等着吧。”
待到晚间,六皇子来明辉院用膳, 顺口就问了一句。
凤姐儿给他斟了盏桂花酒,笑道:“这事有王妃操心呢,妾就只安心等着便是了。”
六皇子见她说的诚心,并无勉强之色,心里觉得她懂事,又难得性情烂漫,更是心向往之,来她这儿也比往日更勤了。
这就是人之常情了。
人总是向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总是喜爱自己成不了的人。
六皇子自幼失母,若不是他还算机灵,抱住了太子的大腿,一个十岁的孩子,又被宫妃们恶意地传出了命硬克母的名声,究竟能不能在那吃人的皇宫里存活下来,还是两说。
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六皇子难免就谨小慎微,遇事再四思虑,并万事信不过旁人,非得自己亲眼看着解决了,才会真正放心。
就比如史氏这件事,如果换成六皇子是凤姐儿,他是绝对不会大张旗鼓地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