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当初拿股的成本比较低,意愿也不强,能稍微赚一点就离手,小富即安的,也属于正常。
不过那些5月份才拿认购证的人,肯定是不肯卖的——因为他们当初在黑市上弄认购证和其他资质相关的花费,就已经超出新股票面价格的30了,对他们来说不涨至少三成再离场,就摊不平场外的隐性黑市成本。
这就注定了暴涨必须超过这个幅度。
当然了,也有一些其实良心比较平的小股民,本来是愿意在只涨20价位就卖出的,但因为交易速度的缓慢、要排队等候,所以来不及卖出,股价就又涨了——
1992年,交易的电子化程度是很低的,沪交所今年刚设立了少数大户室,可以快速电话交割,而大多数小股民,都是要在大厅排队的。至于远程委托遥控交易,更是毫不存在。
沪交所的窗口数量又不够多,成交量一旦大了就要排队,甚至轮到你的时候股价已经变了好多。
上午10点半,想吸筹的场外巨量资金忍不住了,纷纷把全市股价拉高到超出昨日收盘价30~40——是那种不分个股,直接全局所有股票都涨40的扫货巨单,后世人想想都很恐怖。
也就中国股市总流通值才百亿级别的年代,会发生这种事情了。要是按照后世万亿乃至十万亿级的资金规模,谁也无法做到全盘扫货了。
顾骜只是看看,根本没动。一个上午,全沪市成交额并不高,也才3亿多人民币,也就是说放开限价的第一个上午,换手的股票才占到全国股市总流通股的2。
吃过午饭,下午重新开盘之后不久,大约是2点钟不到吧,顾骜看到全局扫货的单子已经比昨天收盘价普涨了60了。
抛售的人反而开始越来越少了。
这个跟炒房很相似,越是疯涨的时候大家越不急着出手,总想再捂着看看。尤其是那些上午因为排队慢、来不及交易掉的胆小股民,反而开始庆幸了:
幸好交易所成交慢,不然就亏了,低价的时候就卖掉了。现在多捏了几个钟头,又多赚了30……
没有更刺激的事情了。
不过,在普涨达到60以后,顾骜就注意到后续的资金追捧开始出现了分化——那些进场资金已经无力采取“全面横扫整个中国股市”的策略吸筹了,而是重点追捧绩优股和此前内幕消息比较热捧的股票。
兴业房产、豫园商场、申华电工等几只领头股票,出现了100以上的涨幅,其他几只第二梯队的绩优股达到了80多,而表现平庸的大盘股在60涨幅后就开始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