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二季度的时候调节了无尘风机和消洗设备的参数、还优化了工人进入车间的净化操作流程、让工人都剃光头发胡须体毛、不许穿棉毛织衣服上班,包括里面的衣服。全部操作下来,不良率被压到了14。
不过,我们6月底刚测试自力更生的288乘162时,不良率又骤升到22,但这一个多月里,我们继续优化,更严格要求工人操作、更新部分设备和车间运输地坪的涂料,把不良率降到了18。
我们相信,这些都是过程中的问题,只要有时间抓生产管理、抓工艺流程优化,都是能克服的——您完全可以现在就拿着这块屏,去王安和天鲲进行研发磨合测试,等天鲲和王安的新一代整机投入量产的时候,我保证至少把这边的不良率压到10~15之间。暂时亏一点,都是能换到工厂化技术的进步的,我觉得这个钱值得。”
顾骜想了想,不容置疑地说:“暂时15,我可以接受,不过,截止到明年,92年1月我要看到不良率压到10以内。那样,你才能继续在这个总监职位上干下去,不然,我就要能者上庸者下了——你才来半年,就能坐到这个位置,是你努力出来的。不过升得快也是有代价的,你没有老本,必须一直证明自己。做到了,我给工艺流程部门全体发高额年终奖,至少每人几万块,核心负责人就更不用说了。”
王东牙齿有些打颤,不过他也知道飞速升迁的人没资格要求老板给你更多耐心,所以一咬牙:“好的老板,做不到你就撤我的职,取消我的年终奖。”
顾骜没有再多说什么,就算是这么约定了。
……
听取完液晶基地的成果汇报后,就轮到电池厂的王富汇报了。
相比于30多岁的王东,才26岁的王富明显资历太浅,按说本来是没资格汇报的。然而电池厂那边需要的工厂化质量管理人才比较少,主要是实验室部分难度比较大,所以其他资深的大多是研究员,甚至科学家。
90年代初国内的研究员和科学家口才不好的占大多数,因为当时的科研环境不需要研究员自己去争取项目和经费。如果是十几年后,那科研大牛首先得吹得一口好牛逼才能混得下去。
逆向淘汰下来,倒是思路比较西化、口才还不错的王富捞到了汇报的肥差。
“最新的钴酸锂盐结晶工艺方案,我们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了调整的。原先实验室做出来的最优可量产材料,能实现1000次充放寿命,但充放速度太慢了,要十几个小时,而且衰减曲线比较差,插拔切换容易造成寿命衰减。
王安公司那边技术论证之后,觉得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充电速度和as保护切换损耗。我们这儿最终优化之后,只能牺牲一些充放次数了。
现在最新的方案,是可以高效充放600次,而且只要八小时就能充满。另外,支持as断电保护,也就是未来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本来是处在外接电源插入状态下工作,突然拔掉外接电源也能瞬间投切到电池,不会导致关机,同时正常工作时也不会对电池浮充,不会损害电池充放次数寿命。
这样的技术,也比较适合王安公司方面研发突然断电时工作文档的强制自动保存。”
锂电池的充放寿命,并不是按照彻底报废来算次数的。比如所谓的可复充1000次,或者600次,不是说这么多次数后就完全没电了,只是按照“蓄电降低到额定容量的70以下”,就算该报废了。(一般降低到70以后,再继续充放电,曲线也会越来越陡,可能几十次就跌到50,然后更快跌到20、30,最后完全充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