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顾骜也不是让徐凌凭空帮马风解决一家出版社的指标,只是让他在马风把京城这边的关系都跑通后、到沪江地方上统筹时,挤一挤资源,插个队什么的。
这点小忙,徐凌肯定是要帮的。哪怕顾骜不送人情,光是天鲲影业未来可能引进的美国大片译制片生意,就够徐凌掂量掂量了。
顾骜和马风,便继续梳理了一番“出版社的问题解决后,未来马风事业的商业模式”。
站在马风的角度来说,未来他还是想继续学习和引入美国那些先进的远程交易商业模式的,但碰过壁之后,他也知道至少五六年内那是想都不用想了,基础设施太差,得慢慢追上来,等时机成熟。
而且这个“至少五六年内不用想”,已经是针对马风的“江越沪包邮区”而言了,如果是针对全国范围,十年内都成熟不了。因为中国太大了,内部不同地区的商业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差距也很大。
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马风会停留在做黄页中介类信息咨询生意、和小众众筹定制出版译制书籍的范围内,都是知识付费的轻量化模式。
顾骜想到一个问题,就问马风:“那你就算拿下了出版的资质,还有卖书的资质吗?据我所知,国内对卖书的管理,眼下可不比出版社松,你能让新华书店放过你?”
马风答道:“我这个算是邮购吧,应该没人管。只做企业客户,收钱方便点,可以靠邮政的配送。以后如果客户越来越小、没有信用担保,那我只能自己想办法搭建物流,送书上门、然后当面收款了。这个暂时还不急,一时半会儿遇不到。反正现在咱就只做企业客户,单位是跑不了的,也亏不到什么钱。就算有三角债,谁耐烦为了一些技术资料、外文译制资料赖账呢。都是花的公家的钱,小债主能打发一个是一个,都这么想的。”
顾骜一想,虽然还是有回款的风险,但毕竟没后世那么高——后世主要是公司注册太容易了,很多都是空壳皮包。而92年之前,国内至少没有皮包公司的问题,你也注不出来。
赖账这种事情不是没有,但都是真没钱,三角债。没人会为了一点书钱和咨询费来赖账的。加上马风吃过苦头,坚持至少5年内只做附近省市的生意,不去那些不了解的险山恶水,风险就更加可控了。
顾骜想明白之后,叹了口气,总结道:“你这门生意,也就是积点功德,把名声和招牌打出去。要想赚大钱,好多年都不可能,你要做好思想准备,耐得住寂寞。
不过,你要是真能有毅力坚持好多年,把历史做出来,未来肯定有出头之日——我坚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一定会弄出越来越互信、信息越来越对称的新式远程交易商业技术。到时候,那些新商业模式最关键的无形资产,就是交易平台的历史是否悠久、信用记录是否完美。
中国迟早也会进入信用社会,而你提前十年八年积累信用,到了那个社会对信用的需求积累到临界点的时候,就会彻底变现。所以,你虽然没赚到利润,这些年却可以积累起‘用户信心’这种可贵的无形资产。”
马风本来也只是想做点让人生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过信心并没有那么明晰透彻。此刻听了顾骜的分析,他才恍然,觉得更有动力了。
“没想到,我原来只是想从美国引进更多先进的商业模式,青史留名。被顾哥你这么一分析,我才知道原来这事儿背后还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马风感慨着感慨着,就忍不住拍大腿。
有点像左冷禅一门心思促成五岳剑派合并、想青史留名,但却并未深入寻找过大义名分。结果却被岳不群一番正义凛然的大道理,说得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