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页

“要摆脱这个这个落后,被别人欺负的局面……”

随行翻译:“……”

录像带放到最后,央视的台标就消失了,显然后面部分是韩婷自己录制的。

是一个挥毫泼墨的场景。

“……的发展和经验证明……”

第559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

看着如此有年代感的视频,顾骜的内心,着实感慨万千。

他在美国待了那么久,最近半年即使回国,也只是去香江,路过内地而不入,所以对国内的经济开放形势,着实没有什么体会。

看到了84年年初、1月底这次重要讲话和题词,以及随后从韩婷那儿看到的一系列最新文件。顾骜真切感受到,国家的开放程度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前两年在经济和治安上的收紧,都暂时过去了。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两年,选得真是好。

回来,就该大展拳脚了。

国内的经济模式多样化,其实可以分为几个大阶段。

79年开始,放开的是港资的合资,城市的个体户、以及农村的承包(不光是农田的承包,那个只是按户温饱,不能暴富。真正暴富的是养殖业承包,比如南方那些承包整个公社湖泊养鱼的,都是最早农村突破10万元户的。)

而84年这一波,则是让国家文件上,正式出现了“乡镇企业”这个定义,把“社队企业”正式改过来了。这一改,区别的不仅仅是名字,更是允许“乡镇集体”可以作为一方合资主体,跟外资(包括港资)合资,经营也就变得非常灵活。

79~84之间这5年,港资虽然也能来合资,但它们的合资对象、作为中资的那一方,基本上都得是国企。社队企业和个体户是不能跟外资合资的,也无法进入很多行业。

所以84之后,有先见之明的外资以及个体户,就开始琢磨借“乡镇企业”的皮,跟地方基层的小集体谈判,承包经营、给地方小集体分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