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页

一听他把身世说得那么惨那么励志,场内氛围立刻就同情起来了,尤其是听到他只有3000港币月薪时,很多现场临时路转粉的女粉都拿出了纸巾。

……

一番闹剧收场,张雪友是否会立刻拿到唱片公司的合约,顾骜也没心思去关心了,反正他n年内都没有涉足音乐版权行业的想法。

如今连“索尼音乐”都还没崛起呢,顾骜又算什么。80年代想由硬及软杀出一片江山,沿着前世索尼的轨迹步骤为主,是最稳妥的。

比赛结束后,所有观礼嘉宾都被请去了邵爵士的酒会,继续把酒言欢,聊聊香江资本转移的未来。

有身份的人都是这样拿得起放得下,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自如切换角色穿梭于各类场合。

包括刚才在歌唱比赛上,方总让顾骜上去当颁奖嘉宾,也只是预热提醒一下其他到场客人,注意到顾骜的存在罢了。

端着鸡尾酒,先跟包船王和霍少等爱国商人谈笑风生了一会儿。

然后顾骜在其他富商人群之间穿梭,很快有一些人过来,跟顾骜讨论香江的未来走向、产业转移。

顾骜的回答,这里当然不便具体描述——因为很容易被那些香江富商误会成顾骜背后的人的意见的。

“不知顾生对于咱向外输出资本、扩大海外投资的前景,有什么看法呢?”

顾骜的回答很干脆:“我不看好海外投资,未来几年的海外投资,是日本人的天下,他们已经发展到那一步了,香江还欠内功。只有纯金融投机一条腿先行、最多再加上一个房地产保驾护航,是支撑不起这样的布局的。”

这番观点,着实让不少人有些丧气。

很快,又有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过来,皮笑肉不笑地拉交情:

“顾生真是年轻有为啊,咱的生意没什么交集,一向疏于问候了。”

顾骜假装辨认了一下:“呦,孔老板是吧?久仰久仰,您在太古集团的能量,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原来,这个肥头大耳的,正是顾骜“久仰”了的孔尚忠。人家在香江那么多产业,都是借着太古集团控制的——不过,这个太古集团,是一家布列塔尼亚公司,总部位于伦敦。跟香江恒生上市的“太古公司”只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并不是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