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页

从市府到复旦附近,这短短的一路上,顾骜看到街面似乎不如三个月前出国时那么太平。当街闹事的人都不少,很多一看就知道是无业游民。

4月份开始,国家重点打击经济犯罪,很多擦边球的个体户和小私企都被取缔了,经济气氛为之澄净,但失业问题再次暴涨。

而治安恶化还没到最乱的临界,所以yd还没有来。

顾骜看着,就回想起刚才跟x市长和梁局聊完正事儿后、那俩人真情流露的感谢之意:

沪江的情况,其实相对外地还算很不错了,而且比另一个时空历史同期也要好不少。

主要是因为顾骜改变了历史,在80年年初就帮中信信托做局、加快了日元债融资进程,所以让宝钢和仪正化纤这两大项目的一期工程提前了两年,改变了原本要拖到85年投产的命运。

宝钢一期上马,加上拖家带口和各种配套,估计让沪江市多了20万人口的就业机会。

当时的粗略社会统计,平均多100个就业,就能少5个刑事犯。毕竟中国人还是比较能忍的,有饭吃就很少有人坚持铤而走险。

20万人就业,明年yd就能少掉几千个重犯吧。

地方领导对顾骜的感谢,显然是出于这个考虑。

他们聊天的时候还提到,如今国内治安最好的,估计就是隔壁江南省的杨州了——因为杨州地方不大,过剩劳动力也不如其他大城市多。

300多亿日元投资的仪正化纤一期上马,也是好几万的直接就业、数倍的配套拉动间接就业,不光是仪正小县城里的混界面闲人都能整肃招工,连杨州下面其他县的人都涌来了。

顾骜看了,心中也不禁感慨。

也算是一桩功德吧。

同时,他对伟人的路线之英明,也更多了一层认识——中国这块土地,靠农业只能养活4亿人,那是马尔萨斯陷阱的自然法则决定的。建国30多年了,人口早就从4亿变成了10亿,靠旧时代那一套再把人口塞到农村去、关内各省就只剩人均几分农田了。

所以还是要放开进城。这时候,稳定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创造就业的问题。

还是伟人看得最透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