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作为亚洲船王,包船王在靠航运业立国的李家坡,拥有非常高的影响力,可谓是他抖一抖脚能让李家坡震三震——
80年代初,20万吨级以上的大海轮还没后世那么多,而20万吨以下的,在应急情况下完全可以绕过马六甲、稍微多走点远路过巽他海峡。包船王的船要是都绕一绕,李家坡大统领非急得上吊不可。
所以包船王手下的邮轮公司,但凡想要几千几万个赴坡旅游的团体签证,李家坡外交部都只能乖乖给批,而且反应极为迅速,绝对不敢管是否有夹带的。
几千人如果只是坐低档的海运客船出发,而不是飞机,那运输成本是很低的,每个人船票还不到1美元百海里(不算路上吃饭花销。)
就总成本来说,连坐飞机五分之一的旅费都不到。无非是多浪费点时间,而码头工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
等顾骜想明白了这一节后,包船王一锤定音地诱惑:“如果贤弟和韩总也想带一些内地人去助威,签证的事儿,为兄帮你跟李家坡外交部搞定!”
就是这么霸气。
“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在国内无缘无故组织几千近万人乱出国,事儿有点大,我得想个由头……”
于是顾骜就想了一会儿。
然后他就眼前一亮:“有了,我有个意大利导演朋友,最近在京城准备一部电影,年后就要开拍了。我跟着摩纳哥投资方一起注了点钱,算是半个资方吧。咱用外国资方的名义,给剧组雇员发福利,应该是不犯忌讳的。”
“那又怎么样?”一直期待群策群力的韩婷热切地追问。
顾骜邪魅一笑:“韩老师,你不知道。文化部这次对那个贝托鲁奇大导演有多配合、多服务周到,不仅把紫禁城让出来给他们实景拍摄。光是为了三岁溥仪那场登基大典的戏,要动用2万名群众演员三跪九叩朝拜。文化部就牵头找有关部门,借调了首钢三个民兵师过来,还有其他一个师的闲散二三线部队人员来。如今,这伙群演都处于被外资公司雇佣状态呢,手续都不用走。”
一旁的包船王听得瞠目结舌。
不过,84年军队大缩编之前,国内的武装闲散人员就是这么充裕,人力确实不值钱。别看国内当时拍电影电视金钱投资不大,但人力和装备可是不遗余力。
90年代初的《三国演义》,没有特效可用,那就真的是几个师几个师的人投入过去当群演的。同期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三大战役拍的《大决战》,更是不但有几个师的人马、还投入了几个师的作战装备。
如果挑几千个人坐飞机去李家坡,那肯定是要惊动太多人的。不过如果只是从津门搭个朴素的客轮,慢吞吞开个十天去李家坡,动静和成本就小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