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既然是基辛格教授主动应允了‘先去再说,中间可以休学’,他们也就顺其自然了。
另外,顾骜最新的一切证照,也第一时间重新办好了。
上面只是千叮万嘱,让顾骜1月15号,也就是报到期的第一天就赶紧去美国,千万别耽误。
还说会给《人人日报》打招呼,提前留好头版版面。让新华社驻美分社的记者提前准备好采访。
到时候的报道,比中美正式建交时的规格肯定要低很多,但也够用了。
留个四分之一的版面,给基辛格阁下和顾骜合影。
另外四分之一版面的文字报道,说说乔治敦大学华尔士外交学院的逼格咖位、此前有哪些湾湾政要使节的子女在读、而如今终于有了第一个大陆学生,再让基辛格阁下表个态,该外交学院以后再也不招湾湾留学生。
下面再加点儿“xxx国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与湾湾断绝‘邦交’”的新闻简讯。
至于这个xxx具体是啥,可以先空着,把其他格式文章写完。
到时候把某些上钩的加勒比鼻屎小国名字往里填就是了。
……
因为时差的关系,顾骜一整个周日都泡汤了。刘校长的报告打上去后,顾骜自然也要连续被主任、部长亲自接见,各种交代。
他还得小心翼翼地表忠心、维持自己的人设和工作态度,并且为自己为什么希望“中间休学、把工作交接完”解释清楚,找到合理的借口。
主要的说辞么,无非是“希望在突破巴桶灰区封锁的项目中更好的保密、出更多力,等项目结束后再专心出国”。
因为这个项目也确实非常重要,主任最后相信了顾骜的话,觉得顾骜确实勤勉可嘉,就是有点“计较小气”,最后给了顾骜一句无可奈何的考评:“你还年轻,这么急着立大功干什么?”
顾骜在圈子里的这个刻板印象,估计是永远洗刷不掉了。
见完一圈大人物、把“喜讯”实锤完,已经是周日深夜了,身心疲惫的顾骜也没多想,回到宿舍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