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徐凌说着,就跟顾骜狠狠握了一下,甚至还用力摩擦,似乎这样就能多沾权贵的王气。

偏偏他人胖,赶了会儿路就喘,手上全是手汗。弄得顾骜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

而一行人刚刚客套完,女服务员就一下子上了八道冷盘,热菜也先上了两道。

看着桌上的菜,饶是徐凌也算这个时代的高收入阶层、平时也来锦江饭店吃过好多次,也不禁微微叹服。

顾骜是下了本钱的。

虽然冷盘里也有整只的白斩鸡、六月黄的醉蟹、红酒牛腱、腰果桃仁等四道不值钱的家常菜。但这只不过是顾骜怕徐凌口味保守、不喜欢高档菜或者西餐。

而剩下的四道冷盘、以及大部分热菜,绝对够拔高档次了。

徐凌一眼就扫到了日式的清酒炭烧荣螺、法式焗蜗牛、溏心五头鲍……

若非锦江饭店是沪江有数十年历史的老店、有解放前旧沪江滩法租界的美食底蕴传承,换个店还真不一定烧得出来。

“顾先生破费了。”

第116章 就当为国做“慈善”

国内的专利法,是84年才立法的。在此之前,国内用外国人的专利技术,大多是不给钱的(当然如果工业基础太差、告诉你答案你都不会抄,还是要外国人技术支持,那当然会收你高额的技术服务费)

国内的著作权法,要到90年才立,貌似比专利法还晚了6年。但即使在此之前很久,国内也有向引进的外国出版物支付版权费用。

在法律之外,还有《书籍稿酬试行办法》等行政法规和条例对版权进行临时性保护。到80年3月——也就是八个月之后,我国也会正式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一言以蔽之,在当时的中国,对版权的保护,是优于对专利的保护的。

用外国专利不用给洋人钱,放外国电影、翻外国小说却要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