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三体》最该负责的不是程心,而是把程心选上去的无知大众。
如果继续是罗辑或者维德那样铁血鹰派形象的人当“执剑人”,让三体人相信“这是一个敢拿两个星系的灭亡来报复的狠人”,那战争一开始就不会爆发。
现实中,大家也经常可以看到美国人怎么又换了国务卿了,如何如何。殊不知并不一定是后一任国务卿干得比前一任好。
有可能只是一开始国家需要鹰派形象,那就上个鹰派烙印的国务卿。过两年需要鸽一鸽,那就换个鸽的。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说:国家,民族,公司,这些东西最重要的不是构成其物质的物理实体,而是背后的“人类想象共同体”。
最重要的不是你能做什么,而是你的信用名片,让外部社会的整个协作网络相信你能做到什么——
尤其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哪怕你做科学家,真才实学通天,看似才能最客观、最不需要外人的承认。
但如果毫无名声和口碑,那也只能给大佬打杂,否则连第一桶金的科研经费都申请不到,项目都立不起来。
……
具体到顾骜身上,按说他才16岁,并没有定型。
但也正是因为他还没凸显出其本身的价值,所以已经在他身上投资的那些传媒资源,才更显得不容放弃。
尤其是在《人人日报》上发过的头版正版文章。
在中国,那个年代,一个人如果在这种程度的文章上表过某些态,那是要坚持一辈子的。因为他已经被树成了典型,要是哪一天人设反向崩塌了,岂不是浪费了国家宣传部门的宣传资源?
说难听点儿,现在顾骜整个人的身价,还不如一篇头版整版文章值钱呢。
顾骜彻底听懂后,轻松地笑着说:“所以说,以后外交工作主要是笑脸迎人。而我这人已经被打上了‘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的政治标签,所以,只能去对外科技、经贸合作这些‘有所作为’的部门了?这也挺不错,正合我意。”
叶纨脸色一红,很想呵斥顾骜没良心,终究是忍住了:“那以后,等你毕业了,我们可能就不是同一个部门的同事了!”
“我知道。”顾骜没心没肺地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