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所以仅仅一天之后,顾骜的事迹就传回了国内。

当时,有关部门刚刚完成了与日本大使的会晤,国家的开放,让西方世界与我们的关系陡然友善起来。

对于开放后的外交形势问题,资本主义国家那边,是没什么好担心的。华夏改革越彻底,西方对华态度改善就越亲密。

需要担心的,只是本来东欧那些国家,是否会反应太过激烈。

华夏倒不怕东欧弹丸小国真的能闹出多大动静——大家离得这么远,东欧弹丸们鞭长莫及,能起什么作用?

关键是怕这些国家把声援越南的阵营舆论造势造起来后,逼得苏联也没台阶下,加大对越援助力度,那事情就棘手了。

小弟和马仔们坏事儿的主要方式,就是时刻保持围观和注视大佬,然后在一旁摇旗呐喊、起哄助威。

搞得大佬想找个台阶偷偷下、服个软,都没机会,怕丢面子。

阿尔巴尼亚虽小,却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为挺华反苏的,标杆作用很重要。所以有关部门领导在问起近期的进展时,汇报者就自然而然从这个角度切入了。

“哦?看来宣传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的工作做得很好么,这种新形势下的论战,都挺过去了。”听到好消息,有关部门领导心情自然不错,也就不介意再多休息几分钟、就当听听龙门阵了。

这是一个意外之喜,说不定能给苏联人多找半个台阶,让他们在作出“不以动武方式为越南人出头”这个决定时,多留点面子——

这可不是小事。如果能确认苏联人不会在华夏南顾的时候动手,北方的几个军区就能降低一些动员等级,少做一些军事演习和展示肌肉的威慑。

百万万大军少进入一级战备,那省下来的钱和资源可都海了去了。

北线的情报如果更准确一些、外交姿态更明朗一些的话,只要能省掉其中10、甚至5的动员浪费,那都足够外交部全体吃一个世纪的红酒牛排了。

给外交部花的那些钱,确实值。

至少在国家需要裁军、缩减军费的时候,或许往外交口花一块钱,军费就能少花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