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在翻看成衣的图册,衣服可真好看,但是她现在腰上还两个半游泳圈呢。
这次她发现恢复的就没有上次生汤包时快。
她准备出了月子就要练习瑜伽的。
之后的各种运动也要跟上。
坚决把小蛮腰给练回来。
“娘,在看什么?”汤包不知什么凑了过来。
“不看你妹妹了。”张柔扭头看向大儿子。
“妹妹总睡。”除了睡就是拉臭臭吃奶。
“睡觉才能长大。这半个月在书院还习惯么,有没有不会的?”虽然有了小的,张柔也是关心汤包的。
“不会的我就问老师了,大部分都是背诵。”汤包知道书院是家里的,几位老师对他格外有耐心。
张柔因为也参与了教程的制定,知道童生考试之前就是打基础,所以需要背诵的就特别多。
但是书院并不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会给他们解释,还会教他们背诵方法。
这几个方法还是她友情赞助的。
都是她上辈子在学校学到的,很多她记不住了。
就记住几个印象深刻的,比如画记忆树,比如默写背诵、还可以弄成歌谣顺口溜。
“笔记一定要记录好,课程时间不够用,就就记忆重点,下课抓紧补充,然后利用闲暇慢慢整理,还相当于复习一便,温故而知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绝对利于记忆。
就是毛笔在课堂记笔记的时候耽误事儿。
但是她又不敢让汤包用鹅毛笔,就怕他以后用不惯毛笔。
到时候问题就大了。
科举第一项考核就是看字。
一手好字绝对是加分项。
“知道了,娘。我一会就去看书。”他是大哥了,要自觉。
“别忘了去看看姥姥,和她说几句话,她可想你了。”她现在出不去,就让儿子替她尽尽孝心。
振宁声音有些幽怨,“姥姥不让我进屋。娘,姥姥的病什么时候能好啊,我还想和姥姥一起吃饭呢。”
张柔揉揉儿子的小脑袋,“你姥姥没白疼你。就快了,老话不是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嘛,得慢慢来,别着急。你在书院,也要照顾好自己,要学会劳逸结合。我可告诉你,如果你生病了,就不能看妹妹啦,因为她弱小,一旦被传染了病气,会很严重的,你姥姥也是因为这个,重来不肯来这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