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酱、酱油有大缸的么?”张柔并不愿意要这种小罐子的。
掌柜的喊来一个小伙计,让他看店,带着张柔和桂花婶去了后院,“大酱、酱油都在这呢。我们店里都是小罐的。这小罐也不小,买一罐子能吃好几个月呢,附近的人们都知道我们家酱好吃,一般都会自己拿罐子来打酱,这样能便宜一些。”
“这一大缸多少钱?”张柔指了指一个裹的严实的酱缸。
“我还真没这么卖过,等我算算,这一缸酱大概能装五十小罐,每小罐是…”掌柜的有点算不过来。
张柔早就口算出来了,可她并不打算告诉掌柜的,因为她们属于大宗买卖,掌柜的这样算又跟小额零售挂钩了,她们要吃亏的。“掌柜的您别这样费劲,你就酱又不是自己下的,那应该有个进价吧,在进价的基础上稍微挣点钱也就可以了,算拉一个熟客,我们家开饭店的,要是用的好,你这酱又够便宜,以后说不得就要在你家这儿常买了,细水长流嘛。”
掌柜的被这么一打岔,到底没算明白,不过他到底做生意多年,知道这么算,自己可能要吃亏的,转而又想做个长久生意也不错,“我们家的大酱好吃是因为人家做了几十年了,传三代了,每隔一年多才出一批酱,我不跟你们瞎说,进价就比别的杂货铺要贵一成,所以这价格稍微也会高些。你给四两银吧。”
张柔没着急讲价,“那酱油呢?”
“酱油三两就可以。”掌柜的快速报了数。
“送缸吧?”要不然她怎么拿啊。
掌柜的咬咬牙,“送。不过就送这一次,下次可不送了。”
张柔笑眯了眼睛,“那就谢谢掌柜的了。”
张柔拉着桂花婶到了一边,“娘,你觉得如何?”
桂花婶已经很满意了,“比我想的便宜。还能得两口大缸。”
虽然大缸一看就不新了,但是能用就成,要是买新的,少不得上百文。
之后又买了十层的蒸笼,要不是高度有些太高了,张柔还想多买两层。
“掌柜的,这秤怎么用,您给说道说道。”张柔准备现场求学了。
掌柜的也是个好为人师的,加上她又是大主顾,所以很是详细的给讲了一遍,之后还问呢,“可记住了。”
张柔点头,找到规矩很简单的,她当然记下了,“谢谢掌柜的。”
为了感谢掌柜的,一会这秤就不砍价了,算他学费吧。
等结完了账,又出来点麻烦。
因为大酱缸、酱油缸有些太大了,马车有车棚根本装不下。
得把棚子拆了,然后捆好了才能拉走。
而且为了保险,最好一缸缸拉,省得互相磕碰。
掌柜的表示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因为每次都是对方送货上门的。
人家有牛车,然后用草垫子裹着大缸,一回能拉两大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