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来最长的木头,把两端小的绑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v字,把绑好的v字倒过来然后竖起来、让尖朝上靠在洞口的石壁上。
木头很长,所以这个v字可以完全的把洞口遮住。立好了第一个后,就把剩下像第一个那样的交叉靠着。
因为是先立起来的,所以顶端绑不了,只能从下面开始。十根小腿粗的木头并排,加上交叉靠在一起中间的缝隙,一排木头的宽度就有了大概两米左右。
在地面,相交在一起的两根木头的也就是底边有2米长。三角形嘛,肯定要有三条边啦!这底边也被叶槿拿木头铺上去了,相当于木地板。
第14章
只是两边这样空荡荡是不行的,叶槿只好再用木头横着一根根的绑上去,从下到上。到了不够高的地方,就爬上已经绑好的横木上。
等两边的横木绑好了之后,顶端只交叉靠在一起没有绑过的木头,也能绑在一起了。一个大的柜架搭建好了,又在大的框架里、洞口的地方弄了一扇门。
三角形的另一头也做了一扇门。这样从第一扇门开始,走两米似多一点的三角形通道,再开一扇门才能够进到山调。
虽然有点阴暗,但是安全呀。地面被一根根木头辅起来,避免了一出门就踩泥的麻烦,特别是下雨不至于无外下脚。因为洞口比地面高上80厘米左右,上下不方便,所以又去河边拖了一些石头回来修了两级台阶。
洞里之前打扫过了,东西搬进去后,用木头绑起来,做了一个简易的床垫。上面放上车椅拼成的两米长、18米左右宽的“大床”。
带来的米油和衣服,还有书被放在了最里面。因为看不惯东西这样堆放,叶槿又用藤条和木头弄了两个架子。
一个架子上面放的是衣服和棉被,下面放的是书。另一个架子下面放米和油这些重的东西,上面放已经晒干的木耳。
等把这些都做好,已经是十一天以后了。当然连带着周边大大小小的山洞也打扫干净八个了。
大的山洞有自己住的这个两倍大,小的只有自己住的那个的一半。大的山洞有两个,小的有三个,还有三个和自己住的差不多大。
十一天,除了捡柴和摘一些野菜,叶槿就没有再在外面找过什么吃的了。所以存粮中又少了一袋土豆和十一袋方便面,现在方便面就只剩下五袋。
经过那场雨,后面几天也下过一次雨。不过来的快,去的也快。那三张羊皮被洗干净,晾干收起来。三对羊角也被锯了下来,而搬东西时,叶槿带的东西搬了四天,木材也搬了五天。那里的炭却还没有来得及去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