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着利落合身的男式洋服,修长的双腿下半部分包裹在一双及膝的黑色皮靴里,以男人而言算是中等身高、长着一张有点太过秀气的娃娃脸,但气场却莫名地有些强大——那种气势仿佛是由他的经历和他对自己剑术的深信不疑而产生的;在这样的穷途末路里,他那种凛然的自信就像是一种支撑着他以及他周围的人们继续前行的强大意志。
这种耀眼的信念,如同黑暗中跃动的火花;他也曾经在旁人身上看到过——在那位已经率领着最后留下的部下,出城前往如来堂的新选组三番组组长斋藤一身上,看到过。
而此刻,那些刚刚击退了诡异的怪物,身姿各异、却都握着刀而不是步枪的青年和少年,也沉默地从他们站立的各处聚集起来,跟随在那位新选组的年轻队士身后,向着城门走去。在他们前进的方向,深浓的暮色已经从天空之中直垂了下来,像要降临大地,笼罩这世界一般。
仿佛意识到这大概就是自己能够见到的、他们最后的身影,那位军官微微闭了闭双眼,复又睁开,已经被无数次的生离死别凝固成如同铜浇铁铸一般毫无表情的面孔上,重新露出了一丝仿若苦笑一般的神情,喃喃说道:“啊……这就是当年的‘壬生之狼’吗……?”
并没有人回答他。刚刚那个死里逃生的藩兵愣愣地站在一旁,一脸做梦似的表情环顾着破烂的街道——但那些几乎夺去他生命的怪物,现在是一点都看不见了;连尸体都没有留下。
看着自己一脸茫然的部下,那位军官慢慢收起了脸上那个不成样子的苦笑。
“……当年,纵横京都街头的‘壬生狼’,大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吧。”他自言自语地说道。
而他的评价,柳泉当然不知道。
她正率领着跟随她出阵的六位付丧神,奔跑在会津城外的原野上。
她一听说“如来堂”这个地名,立刻醒悟到这个任务的关键,必定就是此处。毕竟在历史上,庆应四年九月四日,在会津发生的最著名的重要事件,应该就是如来堂急袭了。
虽然她对“如来堂急袭”这个名词只剩下头脑中一点模糊的印象,比如说新政府军是趁夜偷袭如来堂的,新选组大约只有十几人驻扎在那里,在激烈的战斗中多人负伤及阵亡,但奇迹般地事后也有几人得以脱出重重包围、幸免于难,其中就有负了重伤、却仍然脱出敌人包围,最终活了下来的斋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