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书写还是画画, 需要的都是纸和笔——对不起,我们现在不是在讲历史,请把你们手上的竹片、龟壳还有小刀收回去,谢谢。
而书写和画画, 需要进行的动作也可以分成两种——不是左右手:一是固定纸而移动笔, 二是固定笔而移动纸。
是的, 我们都知道, 用后一种远比用前一种难得多,这和纸张本身的性质分不开关系。纸张又轻又薄,虽然重量通常要比笔来得小一些, 可是面积太大, 用一只手(还有一只手要拿笔)移动, 非常容易出现纰漏, 可能挪多挪少, 也可能方向与预计的不完全一样, 总而言之就是各种不可取。当然, 假如真的铁了心要这么做, 其他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同样的道理,如果真的有鬼魂的话(另一个片场的达利娅:嗯哼?), 而且通灵板确实可以“通灵”, 那么他/她也肯定是移动小乩板而不是通灵板的, 更何况通灵板的重量要远远大于小乩板。
……
话分两头, 在舞台上, 小乩板开始慢慢地在通灵板上打转起来。通过探头和投影幕, 台下的人们也能清楚地看到这幕场景。
这种手法当然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不过在这里我们暂且不提。
舞台上的观众a(对不起,作者懒得想名字了)小声问道:“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liz】(友情提示:通灵板上没有小写字母)
观众b:“你的……感觉怎么样?”
这个问题问得就不怎么样, 变成鬼魂的怎么可能过得很好,【how are you】【i。' fe,thank you】这种问答实际上也不是套路(点名批评一下某些不可说出名字的人士,要是他们回答“不好”,也是能出一篇短文的)。但是会问出这种问题……只能说当事人在等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大脑还没来得及重新恢复运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