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伊记得读到过一个故事,故事里的男主人公一直有个心结。他和自己的女儿相处得不好,因为某一天女儿对他说了句很过分的话。等女儿长大、离开了之后,他终于决定要直面父女关系。他给女儿写信,为之前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不够尽职而道歉,但顺便提到了那天的那句话,他说他已经没有放在心上了,希望女儿也不会。
但是女儿给他的回信让他很震惊,女儿说,这句话明明不是她对他说的,而是他对她说的。男主人公心下震惊,还有些羞愤。但是女儿随信附上的视频片段确实证明了那句话是他说的,原来这么些年来他都记错了。
佐伊不知道现实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大不大,但是她知道,回忆确实是一种不够稳定的东西。它就像火焰,或者流水,从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时候,一个星期的回忆化作一两个瞬间的片段,某天空气里的味道、或者日落前天桥上的阳光;更多时候,那些被珍藏的回忆,时常被人拿出来翻看的回忆,则会在每一次的咀嚼中渐渐变换自己的味道,最终变得面目全非。
过去并非恒定不变的。
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的记忆。他们相信记忆中的过去是真实的,相信自己被一些记忆塑造,被另一些影响。但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给这些片段找好了位置,安插到了一段叫做“自我”的框架之中。
有的时候她走在街道上,会觉得这个世界如梦似幻。它就像是一个庞大的群落,里面是属于各种人、各种样式的记忆。有一些飘荡在街道上,染红了夕阳下的砖瓦,有一些存在人们的脑海里,像货架上的商品一样供人索取。
她感觉自己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在到处乱撞,各种各样的记忆片段在她的脑海中闪现,有些属于她,有些不属于她。
分不清楚一些生活的细节到底属于谁其实也没什么妨碍,她能通过别人的记忆去到从未去过的地方,吃到从未吃过的食物,也能体会完全不同的人生。
但是这些总归都是真实的记忆,难道是她曾经消除过记忆的某个人曾经住在这家疗养院里吗?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她很少会想不起来某段记忆属于哪个人,但这种事情并非完全不可能发生。然而真正让她感觉到隐约不安的还是那扇门,那扇门的背后有什么东西,什么很恐怖的东西……
她有一种冲动,想要回去看看门后到底是什么,同时又极其抗拒这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