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6页

顾飞也很冤枉,“老弟老弟,我也不知道他是那样的人啊!我要知道,我肯定不敢代为引荐。你相信我,我是最了解你的为人了,不是么?”

吴涛出了气,倒也没打算真把顾飞怎么样,只是警告他,今后这样的人,别再往自己跟前领了。

顾飞连连应是,心下却是有些身不由己。

毕竟在吴涛身遭这个圈子里,他算得上是个最不硬气的人了。

所以圈外人想要走吴涛的关系,往往捡他这个软柿子去捏,去碰。

萧紫霞把准备好的奶瓶塞给顾飞,还不忘埋汰道:“我早劝过你,我哥都不愿搭理的人,你千万别去搭理。老板的喜好,你难道还不如我哥清楚?”

“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顾飞唉声叹气,但除了认错,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挂了顾飞的电话,吴涛这气才顺了一些。

柳若曦微笑着过来,纤手搭上了他的肩膀道:“老板,其实你大可不必生气。刚才那位笃处,办事风格可不就是典型的华夏老派人办事风格么?”

“开口求人之前,先把关系拉近了。如果我所料不错,下一步肯定想和你在饭桌上再亲近亲近,如此再发酵些日子,才会试探着提起收购优尼科的事儿。”

吴涛一琢磨,还真是这理。

平静下来,这才连连叹气道:“都这样的办事风格,怎么能收购下来优尼科?”

柳若曦瞬间捕捉到里面的信息量,“这么说,老板你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华夏海油对于优尼科的收购?”

吴涛点点头,也不掩饰,“华夏公司走出国门搞收购,这是我乐见其成的事儿。所以原本我打算提醒他们,注意一下收购前后的细节处理。比如和华夏国有资本的关系陈述,和政府背景的厘清等等。”

“这些都是西方世界里比较敏感的政治因素,很可能成为华夏企业收购外资的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现在看来,除了这些固有的背景因素,国资企业的办事风气和手段,也是一大阻碍。毕竟连我都不习惯,更何况那些老外了。”